中國社會科學院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目前中國的56個種族使用129種語言;不過,其中有64種、也就是將近半數的少數民族語言,出現了無法傳承的危機。對漢語思想有深入研究的北京學者張耀傑,30日接受中央廣播電臺新聞部專訪時指出,中國政府比較重視漢語、特別是普通話的普及,比較不重視(其他)民族語言的普及和教育;再加上許多少數民族地處偏遠、生活困苦,自己無力傳承,所以,他們的語言就慢慢地消失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張耀傑表示,少數民族語言面臨式微甚至消失的危機,政府是難辭其咎的。張耀傑說:『文化遺產是一個全人類的財富,政府肯定是應該負責的,不單是負責,還要鼓勵、要保障當地的民族自己來發展自己的文化,(政府)不應該用大漢族主義來歧視人家,或者說非要用什麼意識形態化的課本什麼的來強制人家學習;因為,中國很大一個面積,它本身就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多元化的民族,就應該有多元化的語言、多元化的文化,應該讓它更豐富、多採。另外一個就是宗教政策的問題,包括西藏的語言,它本身就是和它的宗教連在一起的;剛才說的回族也是這樣,維吾爾族的語言,它都有宗教色彩的,應該用宗教保護的,包括宗教保護和文化保護,包括語言的教育傳承方面,都應該一視同仁,和漢語一樣地重視,它才能很好的保護下去。』
張耀傑指出,以回族語言為例,過去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受到了政治打壓,而今,少數民族語言面臨的挑戰也多元化了,包括經濟和環境的衝擊等等,對於已經消失的一些少數民族語言,即使現在努力也無法挽救;不過,對於規模比較大的民族,特別是西藏、新疆、蒙古這些民族,應該讓他們自己發展,讓他們在學習漢語之外,也要經由教育來傳承自己民族的語言以及文化瑰寶,其中包括文學和藝術作品等等。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張耀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