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解讀中國二零零七年經濟統計數據(下)
分析國家統計局關於二零零七年的初步統計數據,筆者所得到的第五個印象是中國的經濟增長對投資和出口的依賴更加嚴重。分析一個國家國民生產總值的最終流向,或者說分析該國生產的物品和服務的最終市場在那裡,是對經濟增長的動力進行結構性分析的一種常用方法。根據國民生產總值的定義,一個國家當年生產的所有產品的最終走向無外乎是三個:該國國民當期的消費;或者是通過投資轉變為新的生產能力用於今後的消費;或者作為淨出口輸往別的國家了。經濟學上有一個公式來描述它們之間的關係:國民生產總值=投資+消費+淨出口。這個公式用於分析一個國家經濟的結構和增長的動力十分有效。
長期以來,中國政府和絕大部分經濟學者都對中國失衡的經濟結構表示擔心。這種失衡的表現是多方面的。僅從投資、消費、出口這三者的關係看,中國的經濟對投資和出口依賴嚴重,而消費則始終是一個十分薄弱的環節。中國的消費始終只佔國民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大大低於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三分之二左右的水平。
這樣一種經濟結構的弱點十分明顯。它表明佔人口大多數的低收入民眾在國民收入的分配上沒有得到應得的份額,是社會分配不公的一個重要標誌。同時他也表明中國的自然資源、環境損耗、資金等生產要素的價格被人為地壓低,從而刺激了不正常的高投資。在這樣的增長模式下,中國本國的大多數國民得不到相應的福利增長,珍貴的自然和環境資源被廉價地用於補貼富有的投資者和其他國家的消費者。顯然,這是一種不公正、不經濟的和難以持續的增長。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這種長期扭曲的經濟結構在去年不僅沒有得到改善,反而有進一步惡化的趨勢。中國去年投資、消費和淨出口的增長速度分別是:百分之二十四點八、十六點八和三十二點三。也就是說,投資的增長速度大約高於消費增長的百分之五十左右,而淨出口的增長速度大約是消費增長速度的兩倍左右。從增量上看,僅僅是淨出口一項便佔到當年新增國民生產總值的四分之一左右。中國的外匯儲備在過去的一年裡也增長了百分四十三點三。當前中國的主要出口國正面臨經濟增速嚴重減緩的威脅。在這種形勢下,嚴重依賴對外出口的增長模式便顯得格外的危險。
最後,筆者在閱讀、分析中國的經濟數據是也遇到了一些顯而易見的困難,主要是一些重要的經濟數據無法自圓其說,其實,這正是不少國際上研究中國經濟問題的學者們常常預見的煩惱。在此僅舉一例。筆者前面的評論中談到了國民生產總值與投資、消費和淨出口的關係。如果將中國去年的投資、消費和換算成人民幣的淨出口總額加起來,基本上是與當年的國民生產總值吻合的,其誤差不到百分之零點一。但是如果按照中國政府提供的增長率推算前一年(二零零六年)的國民生產總值,發現推算出來的前一年的國民生產總值的誤差竟然達到了百分之十以上。此外,如果我們將去年一年裡中國的投資、消費、淨出口的增量綜合起來,這三者的增量竟然高於當年國民生產總值增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這種現象證明中國的統計數據的合成仍然具有某種不客觀性,或者說中國的統計部門為了與中央政府的政策相一致,仍然在有意地隱瞞什麼。這樣的統計數據是很難為科學的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的。
- 關鍵字搜索:
-
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