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蛋白質 可作太空人糧食
為規範食用昆蟲養殖並評估其營養價值,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日前在泰國清邁召開為期三天的專門會議,有來自十五個國家的三十幾位科學家受邀與會。日本科學家甚至提議,在太空船上開闢蟲蟲養殖場,為太空人供應食物,還說這比養牛或養豬更實際。澳洲、荷蘭和美國研究人員則說,該國有愈來愈多餐廳提供這類蟲蟲大餐。
FAO表示,目前世界各國食用的昆蟲約一千四百種,在非洲的三十六個國家中,至少有五百二十七種不同昆蟲被當成食品,亞洲二十九國和美洲二十三國也有食用昆蟲的習慣,如泰國人吃蟋蟀和蠶、非洲人吃蚱蜢、南美人吃螞蟻等,而且這些昆蟲確實具有高營養價值。
其中,人氣最高的蟲蟲大餐主要有四類:甲殼蟲類、螞蟻和蜜蜂類、蟋蟀和蝗蟲類、蛾和蝴蝶類。它們營養豐富,可以像肉類和海鮮一樣提供高蛋白質,一些昆蟲幼蟲則富含脂肪、維他命和礦物質等營養。
在某些地方,昆蟲僅被視為應對飢荒的臨時替代品,但在泰國等地,有差不多二百種昆蟲被食用,有的還被製成小吃出售,更是吸引觀光客的重要資源。
FAO駐曼谷林業官員杜斯特表示,不同地區有接受昆蟲做為食品的不同文化,昆蟲可被視為因應飢荒問題的對策。但問題在於如何將這些分散的小型供糧單位整合起來,好讓它們能夠充當救難團體的輔助工具。在大多數國家裡,飼養、運送和銷售昆蟲的機制根本不存在。
養殖食用昆蟲 窮國農村新財源
被稱為"可食昆蟲先生"的荷蘭熱帶昆蟲學家凡斐斯痛批,西方對吃昆蟲抱有偏見,導致救援機構無法將昆蟲納入其替代糧食方案。杜斯特則強調養殖可食用昆蟲的重要性,聲稱昆蟲養殖將可為各國農村提供新財源,特別是在一些嗜吃昆蟲的國家。而為了使昆蟲看起來更為可口,養殖業者應在昆蟲的包裝和市場開發方面下點工夫。
美聯社記者凱西實地走訪泰國清邁,寫下第一次品嚐蟲蟲大餐的心情故事。他寫道,在炸蟋蟀、虎頭蜂幼蟲、蜜蜂幼蟲和竹蟲大餐送到面前時,心跳加速,留下很難忘記的驚恐記憶。但是當咬下第一口蟋蟀後,酥脆美味令他想起蝦子或花生。蜜蜂幼蟲和蜜餞一樣香甜爽口,虎頭蜂幼蟲雖鮮嫩多汁,但令人作嘔。他覺得大負子蟲 (water bugs)最難吃,聞起來像是穿過的臭襪子,吃起來味道則像是腐爛的樹葉。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蟲蟲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