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威斯康星州大學麥迪遜分校地質學和地球物理學副教授沙南·彼特斯說,"海洋環境大規模的擴充和收縮對於地球生命將產生重大影響。"他指出,簡而言之,海平面等海洋環境的改變將極大地操控影響地球物種生存比率,動物和植物倖存或消亡,通常是由海洋中生命體構成所決定。
自從35億年前地球出現生命體以來,科學家們認為可能共出現了23次物種滅絕事件,其中包括許多單細胞微生物。在過去的5.4億年,科學家共掌握到有充分記錄的5次物種大滅絕事件,主要是海洋植物和動物,導致當時75-95%的物種滅絕消亡。
對於許多物種大量滅絕事件,科學家們無法解釋這些戲劇性變化的原因,在恐龍滅絕事件中,科學家發現一個巨大遠古隕星碰撞彈坑,暗示著恐龍可能是由於一顆巨大隕星墜落在地球表面從而導致滅絕的。但是對於分析造成其他物種滅絕事件的形成原因,科學家們則感覺無從下手。
彼特斯解釋稱,"古生物學家深入研究物種滅絕的原因已有近60年時間,然而並不能像恐龍滅絕事件,可以將隕星碰撞作為解釋其他物種滅絕事件的原因。我們還研究了火山噴發,但卻不能作為許多物種滅絕事件的主因。"
美國辛辛那提大學地質學教授、古生物學家阿諾德·米勒稱,這項研究非常吸引人,其原因是它在物種滅絕事件進度和海平面和沉積改變之間建立了一個很清晰的關係。過去許多年裡,儘管海洋物種數量減少了許多倍,但研究人員仍忽視了海洋物種大規模滅絕與海平面下降之間的聯繫,比如:二疊紀晚期物種大滅絕。目前,這項研究所記錄的海洋活動變化與地球物種滅絕事件之間的清晰關係,將使科學家重新審視之前的觀點。
彼得斯測試了保存了岩石中的兩種主要類型海洋架環境:一種是源自海岸腐蝕的沉積層;另一種是主要包含碳酸鈣物質層,這主要是有殼類生物體通過化學進程產生的。他解釋稱,這兩種海洋環境類型之間的物理差異性具有很重要的生物學意義。他還強調指出沉積物穩定性、溫度、營養和日光照射有效性之間的差異。
在過去的數億年裡,地球海洋的膨脹和收縮是與地球構造板塊的變遷和氣候的改變相一致的。地球歷史上曾有幾次遼闊的陸地曾被淺海水淹沒,比如:在恐龍時代鯊魚和滄龍在北美洲海道分流區域大量滋生繁衍。當這些陸緣海域海水排乾時,滄龍和巨鯊魚都走向滅絕之路,但是海洋架生物多樣性仍在持續著,像蛤和螺類生物又在該環境狀況下大量滋生繁衍。
彼特斯稱,這項威斯康星州大學betway体育手机网 研究並未排除像火山噴射、殺手小行星等自然事件,以及生物疾病和種類競爭等生物學影響作為影響地球物種滅絕的因素,在地球重大歷史時期,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共同影響著物種滅絕事件。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大規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