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海歸成海待」引起反思

 2008-06-28 07:4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30年來,數十萬留學生學成歸國,他們對當代中國的發展和進步的影響不可估量。然而,隨著「待」這一名詞的出現,「海歸成海待」也成了海歸大潮中的一股 潛流,它反映更多的不是海歸多少的問題,而是海歸標準的模糊,也折射出了出國熱中的混亂與盲目。中國仍然需要海歸,但卻是更多有真材實料的海歸。

「海歸成海待」到底因何而起?

我們可以探討一下影響海歸價值的因素。

有一種說法,叫海歸的「重返本土文化休克」。當一個人在異國不同文化環境裡生活了一段時間,經歷了文化休克,適應了異國文化後,再回到其祖國,往往會 出現一些不適應的症狀。叫「重返本土文化休克」。從一種文化到另一種文化,從一種環境到另一種環境,從一種價值觀到另一種價值觀,這些矛盾衝突都能對海歸 的心理和態度產生影響。

對海歸價值產生影響的還有海歸的能力發揮問題。海歸的真正優勢在於他們的外語能力、跨文化溝通、管理能力、國際視野、先進技術等,如果他們就職的企業 和機構沒有國際業務,便會影響海歸能力的發揮,他們的真正價值也無法體現。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中國國際化程度高低也影響著海歸的價值發揮。

還有影響海歸價值的是海歸素質的參差不齊。由於留學門檻越來越低,中國的出國大潮也發生了從質到量的變化。

「海待」的出現不僅有著上述的價值因素,也有自身的主觀因素。

他們往往對待遇和工作期望值太高。從以往的調查結果看,海歸回國就業的機會不少,薪資增幅也令人滿意。而就業路上的最大障礙正是來源於他們自己——— 對月薪的高期望值和對就業城市、企業的挑剔。剛回國的海歸,期望值較高,在待遇方面,可能常常會和國外進行比較,這就容易產生一些錯位。

另外,沒有工作經驗也是海待的致命傷,海歸求職經驗與學歷並重。近年來,不少人留學新、澳,很多人高中一畢業甚至沒有畢業就出去,沒有工作經驗,要麼是在國有企業、國家機關或事業單位待過。這些沒有經驗的海歸從國外歸來,其實面臨的是與大學畢業時一樣的境遇。

留學決不等於出國讀書,甚至是出國看看,留學不應該是一個短期的行為,跨入國外大學僅僅是獲得了一種良好的學習環境,讓你具備了成才的可能性,在這個 過程中,各種經歷更重要。國際化人才應當具有全球視野、全球胸懷,具有跟國際對接、交流、溝通的能力,具有適應在國外生存和發展,即跨文化的生存能力。海 外留過學,會講外語的人並不一定就是國際化人才。而這些能力的掌握,都需要付出時間和精力。

如何適應回國發展的需要和更好地融入國內的環境,是海歸們最迫切的問題。海歸回國後,首先便是要熟悉環境,找好自己的定位,起點不要太高,但卻要有遠大的目標。在求職或創業過程中,不僅要提高自身的能力,還要擺正心態,努力提高心理素質。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