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多狀元成大器?
今年的高考分數將公布,各省的新科"狀元"又將成為高校爭奪的重點。有人詰問:"是狀元造就了學校,還是學校造就了狀元?" 問得好!人們還可以問一句:有多少狀元成了大器?的確如此。從隋朝大業元年(605年)開始設科舉,至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廢除,中國科舉制度前後綿亙1300年,有學者說出了700多個狀元,1995年上海文化出版社的《中國歷代狀元錄》則收羅了歷代狀元602名。在這諸多狀元中,絕大多數在歷史的長河中湮沒無聞,名留史冊者的確屈指可數:
唐代有詩畫成就堪稱一絕的王維和著名書法家柳公權;五代後漢有史學成就突出的王溥,他撰成《唐會要》一百卷,據五代歷朝實錄撰成《五代會要》三十卷,不僅史料豐富翔實,而且正式建立了會要體分類編纂的體例方法,為後世仿效;南宋有以民族氣節名垂青史的文天祥,有永康學派創始人陳亮;清代有促成"戊戌變法"的翁同龢,有植物學大家成吳其濬,他的《植物名實圖考長編》二十二卷、《植物名實圖考》三十八卷,是我國19世紀一部重要的植物學專著。
傑出的歷史人物大多不是考試高分的優勝者,中外皆然。牛頓、愛迪生、愛因斯坦等均屬少年愚頓,大器晚成。美國國家檔案館最近公布的檔案,顯示多數總統青少年時代的校園表現平平。肯尼迪八年級時的語文考試僅得55分,約翰遜三年級的語法考試成績為D(不及格),老布希的考試成績多為六七十分 。
上海南洋模範中學曾分析過畢業自該校的23位院士的學習檔案,發現他們高三畢業時的學習成績,名列年級前10名之內的僅5人;從分數段看,居於前30%的有15人,居於中間40%的有2人,而居於後30%的有6人。如果追溯到初中、小學,他們中的大多數肯定不是名列前茅的尖子。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關鍵字搜索:
-
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