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貴的中國人啊,請趕快衝破怕"搞政治"的迷障,從中共炮製的謊言與假象中醒來,用心聽聽法輪功學員講真相,為自己的生命選擇美好未來。
其實您也一直想要尋找人生幸福與真諦,也想有個健康的身體、平和的心態與清醒的頭腦,可是為何,最怕聽見"反共"、"搞政治"、"法輪功"等等字眼,還對中共懷抱奢望與幻想,還將"胡溫"視作中國社會的"救星"?
如果您能仔細想想,原因不過五個方面:您處中共輿論專制的環境,早被"一言堂"的宣講包圍、灌輸與清洗,從沒突破出紅朝彌天大謊構成的高牆;您被中共一個接一個的運動嚇破膽魄,早將"政治"曲解與疏遠,以為一"搞政治"就是反黨、反共、不愛國,就會招致莫測禍害;您在以無神論、唯物論、階級論為核心的鬥爭環境長大,早被共產邪說抹去中華儒釋道神烙印於您的痕跡,完全失去傳統文化精髓"真、善、忍"、"精、氣、神"及"仁、義、禮、智、信"的正大標準,也就失去明辨是非、正邪、好壞的根本準則;您也沒有西方以自由、平等、博愛為核心的民主價值體系參照,卻在中共的仇恨宣傳之下敵視歐美強國、"反華勢力"與" 三退"大潮,樂於將自己融入到獨裁、邪惡、無恥的共產逆流之中;您更被中共慣於"做秀"的醜惡表演誤導,以為他們在非典、暴雪、強震、毒奶粉等事件中日益開明、進步、親民,或有改良的跡象,實質這都是在掩人耳目、淆亂是非、顛倒黑白。
進一步講,首先,"搞政治"決不是中共的專利,更不應該成為藉以打人的棍子;政治既與人人相關,人人也就有權力"搞政治"。在西方,除開宗教與個人生活,其他領域均被視作政治;政治家還是級別甚高的稱謂或職業,深受人們尊重。即使在中共治下,當它需要時,如你"政治覺悟不高",決對不行;當它不需要時,如果你一"搞政治",就有極大風險。也就是說,政治只是它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工具或玩物。相反,如果"搞政治"可以制止中共行惡、言謊與貪腐,可以幫助下崗工人、失地農民、上訪民眾、維權志士或地震死難學生父母、"三鹿"奶粉中毒兒童父母減輕痛苦,並徹底杜絕類似悲劇發生,那麼無論誰"搞政治",都是極高尚、光明、正義的選擇,我們有什麼理由拒絕或反對?
其次,共產主義邪惡之至、共產國家流氓性十足、中共曾使八千萬國人非正常死亡、全球不"反共"即面臨最大恐怖威脅等命題,早已是世界共識,"反共 "代表著世人良知、善念、正義之感的真正復甦。僅就中共而言,如果不刻意隱瞞非典疫情,就絕不可能導致那般嚴重後果;如果不為營造"兩會和諧"而延報災情,南方暴雪的生命、財產損失就不會那麼巨大;如果不為"和平奧運"而瞞報震情,汶川強震的十萬性命就不至於瞬間消亡;如果不是出於恐懼而強保政權,有關 "三鹿"的網帖就不會被大規模刪除與屏蔽。這些還都只是冰山一角,中共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無情踐踏,對中國自然環境的強烈破壞,對國人信仰自由的血腥鎮壓,對股市、房市、基金等等的黑箱操作與壓榨,無不罪大惡極,罄竹難書。遺憾的是,我們中的許多人,在自己深受謊言欺騙、邪說侵淫、暴力威脅、毒物傷害的前提下,仍被中共玩弄於股掌,亦步亦趨,樂作奴才、幫凶或強化其邪惡本性的一分子。甚至包括一些對宗教有信仰,或苦苦探求命運、天地根本的人,也以與中共合拍、為伍、聲氣相投為槓桿。
再次,法輪功的"真善忍"理念光芒四射,九年來和平反迫害的大善大忍精神震撼全球,十六年來洪傳80餘國的恢宏氣勢不可阻擋、惠及億萬,法輪功學員於迫害險境而救眾生的慈悲、偉大胸懷感天動地,法輪功學員不"搞政治"、至今沒有任何政治訴求、所為只是講真相傳福音展現神傳文化美好,也是全球共識。那些不敢聽、不敢信法輪功真相,不敢看、不敢傳神韻新年晚會歌舞,不敢嘗試在危難之中念句"法輪大法好,真善忍好"的救命要訣,不敢取個化名退出加入過的少先隊、共青團、共產黨等中共邪教組織以抹除獸印,唯一的原因只是:被中共妖魔化宣傳洗腦,被中共赤色惡龍附體,被中共血腥屠刀攝魂,因而理性不清、神念無存、方向全迷。
作為法輪功學員,無論海內外,都是在衝破層層障礙,歷盡重重險阻來傳真知、救性命。如果還以"法輪功像搞政治"、"法輪功學員在搞教主崇拜"、" 法輪功似與反華勢力相勾結"、"法輪功怎麼能與中共作對"等託辭拒絕聽真相、看《九評》、拒絕"三退",其惡果就不可估量。事實上,無論中共怎麼說,無論您成見中的法輪功怎麼樣,當法輪功學員將真相資料送到您面前、將肺腑之言盡情吐露之時,您都有必要聽一聽、看一看、想一想,在全面了知正反各種資訊之後,再來作出判斷與選擇。
對於一開始就全面拒絕真相的人們,危險已經在向您們逼近,只是您還沒有知覺。我們是同化"真善忍"標準的大法弟子,我們與假、惡、暴的中共截然不同。如果傳《九評》、促"三退"是"搞政治",那也只是為了讓您認清中共邪黨本性,從其邪惡"政治"中退出,以成就光明人生。
善惡一念間,安危一念間。機緣也許只有一次,一旦錯過而真相大顯,才知失去的是什麼,可是一切已晚,痛悔莫及。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寫給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