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歷史上,古希臘中晚期和古羅馬帝國時代,有相當多的人主張生活感覺化,把真善美的標準都歸結為感覺,最後不做判斷的懷疑主義和紙醉金迷的享樂主義主宰了城市生活,古代希臘和羅馬城市文明因而衰落。文藝復興時期近代義大利人就盛行感覺化生活,藉此文化傳統由以神為本推進為以人為本。女市民蒙娜麗莎才有機會留給近現代人"永恆"的微笑。
中國人在古代有許多倫理傳統,例如孝道,就不是感覺,而是農耕家族維繫社會穩定所需要的家族倫理思想。所謂"百行孝為先"、"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在感覺化生活中,它們就全不對。當代人正是生活在感覺裡,或者說生活感覺化了,才從以家為本推進到以人為本。感懷貧窮,於是崔健高吼"愛我一無所有";被西北風 震撼,於是田震吶喊"我家住在黃土高坡"。
我兒子非常愛學習,但小學被作業弄得不能按時睡眠,哇哇啼哭之後便在家裡悠然地自學,一年瀟灑地學完了 兩個年級兩年的課程,證實作業佈置多的老師很多餘。可孤獨的感受他受不了,又加入學校作業生一族。讀高中物理考試慘敗滑鐵盧,彈琴帶給他身心愉悅,於是他 宣稱寧願做個快樂的彈琴人。
感覺即生活,生活便感覺化了。中共國寨今日從農村到城市,絕大多數地區把生計問題當成人生的首要大事。國寨黨官更進一 步地把人權問題歸結為生存權問題。這就是生活感覺化的自然結果。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各個社會階層的主流意識上,生活都基本上被等同於衣食住行,關注的重 點在吃喝方面,玩耍娛樂都圍繞衣食住行進行。生活不僅變得現實,而且更實在,實在得全部落實為對鈔票的感覺。"錢不是萬能的,但萬萬不能沒有錢"的生活智 慧,遊走城裡人的口頭。成功和幸福全都要看得見摸得著:票子、妻子、兒子、車子、房子。
感覺化、大眾化的生活的意義是:讓感官不停地受到快樂的刺激。
- 關鍵字搜索:
- 【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