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工夫出少林,少林工夫甲天下",由中國河南嵩山少林寺全力支持、香港著名導演高志森執導的全新少林工夫舞台劇"快樂少林"於香港盛情上演。為隆重其事少林寺方丈釋永信,九月十七日在香港出席"快樂少林"功夫舞台劇首演新聞發布會。
釋永信終於被惡搞了。
過高的曝光率,以及有關他的新聞中出現的過高的金額數目,都讓大眾對這位被動搬上神壇,卻主動不肯下來的僧人產生懷疑。印象中的和尚應該是要苦行渡人的,你要那麼多錢幹什麼,你那麼頻繁跟富人集群出現是幹什麼,你傳聞中的奢侈行為是幹什麼?
印象中,僧人是不可騎馬坐轎的。貪圖肉體的輕鬆和歡娛明顯會對領悟佛教獻身精神構成障礙。高僧應該要深藏不露,恬靜淡然,卻又洞悉一切人的私心雜念,或用話語機鋒,或用當頭棒喝甚至身體力行來救人於苦海的。任何時代總大有對現實不滿的人在,佛教的寺廟,是他們的底線,是他們心中最後一寸無關紛爭與利慾熏心的淨土。現在少林寺已變得和他們心中的淨土不符,於是人們認為:這是釋永信的錯。
和當權勢力友好相處,從而擴大自己的影響並不是如今的少林寺才有的。法門寺,白馬寺,這些寺廟在歷史上都與皇權走得很近。可是當時的人們依舊對佛教的濟世情懷很感激。那麼如今的少林寺或者說釋永信為什麼如此的被牴觸?那是因為他們看起來,已經步入了商道。
少林寺也曾有過衰敗期,釋永信出任主持後,實際上有過不少勵精圖治的措施。至少他讓少林寺延續下來了。寺廟裡的文化,在改革開放之後,除了運用商業化模式,還有什麼更好的辦法來推廣呢?所以我們看到釋永信帶著武僧們四處表演,寺院開始收取門票,售賣比成本高幾十倍的"天價香",收取高額費用給商人"開光"等等。
你可以說越來越胖的釋永信越來越愛錢,將少林寺的盛名化為商業品牌吸金;他卻可以說,收取門票是為了更好的維護寺廟,錢是身外之物宣傳佛教文化是重點,你不能駁。你說他心有雜念遊山玩水;他卻可以說,新時代人們在進步寺院也應該與時俱進才跟得上,難道要僧侶步行去全國巡遊去海外宣揚教義嗎,那樣又會有多大效果?你不能駁。你說他錦衣玉食香車寶馬,他卻可以說,那些奢侈品是施主們主動給的我沒要,電腦手機是為了更高效地管理寺院瞭解民生,你還是不能駁。
所以我們把自己冷一冷,就可以看到對釋永信的不滿其實來源於信息的不對等。我們看到太多太多的報導,他個人是如何風光,他又化緣到了多少巨款,他的商業演出如何成功,他的隨身物品如何貴重,這些其實都不要緊。
然而作為一個僧人,那能讓我們的心靈得到休憩的與世無爭與飄逸淡然,在他身上半點不見。更重要的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捨身濟世情懷,同樣半點不見,雖然這才是高僧的根本。
至於渡人呢,說白了我們看見你拿錢了,你說錢不是目的,那你錢花哪了?你都投資了,為了更多的錢。有沒有用來修建學校?用來挽救負擔不起高醫療費的病人?用來在天災人禍時"施粥散藥"?用來幫助其他那些有生存危機的無名小寺?都沒有,釋永信的愜意和順風順水讓我們認為他----"我不入地獄,誰愛去誰去。"
往深點說,如今的時代一個"商"字確實是全國甚至全球的焦點。所導致的物慾橫流,已經帶給了社會很多人太大的壓力了。釋永信的行為,堵死了他們最後一個期盼的心靈出口。給他們的,是"世上已沒有寡慾之地"的絕望。要回歸正途,對釋永信來說不是如何"來錢",而是如何"花錢"了。如果你真的把錢花在了普渡眾生上,請大聲說出來,讓大家知道。
反正你對媒體宣傳已經輕車熟路。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我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