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紀,隨著法國、義大利、比利時等國的天主教傳教士來到中國,《老子》一書開始傳至歐洲。17、18世紀,歐洲哲學中開始出現老子的名字。1817 年,法國學者朱利安出版了一個富有影響的法文《道德經》譯本,勒木薩1823年作《老子傳》,稱老子是一位"真正的哲學家、有見識的倫理師、善言的神學家和形而上學家",其風格與柏拉圖一樣崇高,"道"的概念與希臘的"邏格斯"相當。
哲學家溫第施曼把《道德經》看作是人類原發性智慧的重大著作,它不但是道家和中國的一部聖書,而且也是整個人類的一部聖書。尼採評論《道德經》一書說:"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入汲桶,垂手可得。" 現代哲學家海德格爾認為老子與自己的思想很吻合,他將老子"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的字句挂於牆,懸於壁,一派老子忠實信徒的模樣。
英國著名哲學家羅素到中國訪問時,有人向他介紹《道德經》中幾段文字後,他極為驚嘆,認為兩千多年前能有這麼深邃的思想,簡直不可思議。英國著名歷史學家阿諾德·湯因比在《人類與大地母親》一書中對老子也作過高度評價。他說:"在人類生存的任何地方,道家都是最早的一種哲學。"
《老子》被海外學者視為至寶。不少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和著名科學家把自己的科學發現歸功於老子這個東方聖人的啟示。日本學者湯川秀樹說:"早在兩千多年前,老子就已預見到了未來人類文明所達到的狀況。"美國學者卡普拉驚奇地發現了道家哲理與高能物理現象的吻合,他在《物理學之道》中說:"中國的哲學思想,提供了能夠適應現代物理學新理論的一個哲學框架,中國哲學思想的‘道'暗示著‘場'的概念,‘氣'的概念與量子‘場'的概念也有驚人的類似。"物理學家李政道談到老子所說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與量子力學中的"測不準定律"具有相通的地方。著名數學家陳省身說:"1943年,我在美國認識愛因斯坦。他書架上的書並不多,但有一本很吸引我,是老子的《道德經》德文譯本。西方有思想的科學家,大多喜歡老莊哲學,崇尚道法自然。"
老子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今天,在德國、法國、英國和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都在悄悄興起一股"老子熱"。在西方人眼裡,老子是充滿智慧的有著無窮魅力的長者。《道德經》已被譯為20餘種文字,在全世界廣為流傳。除日、英、法、德、意、荷、俄等國外,還有瑞典、丹麥、挪威、芬蘭、土耳其、印度,而且又有梵文、拉丁文、希伯來文和世界語。其中除日文外,以英文和德文版本為最多(英文本90種,德文本78種)。連冰島這樣地廣人稀的島國都有兩種以上的譯本。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老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