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房的盼房價只漲不跌,沒房的盼房價只跌不漲。僅一個失靈的房價,就令中國人五迷三道,引發了普遍的焦慮與費解:為什麼?為什麼中國的房子會弄出天價也弄出民怨,令世人大跌眼鏡?或者說,房地產大病纏身,其病灶何在?我一直認為,房地產不過是中國整體經濟的一個浮標,表面是價格異常,實質標示出中國經濟機體是個舉世獨一無二的獨特異體。就像能弄出天價也弄出民怨的絕不止房價,中國的糧油菜肉、水電油氣、車價路費、電信網路、醫療教育等等基礎消費價格,與收入相比,也都是舉世最高、最損民生的。所以,要想解釋怪誕的房地產,必須解釋異相叢生的中國經濟。房地產僅是中國經濟的病相,病因在整個機體。換言之,房地產之所以能成為怪胎毒瘤,病灶病理在經濟機制的不合理。
莫之許歸結了中國房價飆漲的三個成因:1,政府壟斷土地;2,財富偏向少數;3,消費品變成投資品。他又歸結了中國整體經濟的瓶頸問題為"三國":1,國有壟斷企業比重過大,佔用資源過多,靠壟斷價格獲益過多;2,國有投融資體制市場化改革不夠,導致價格與要素配置失靈,持續轉移國民財富;3,國有行政、事業體系缺乏法治約束,效率低下,浪費財政資源,加劇貧富分化。莫之許認為,這"三國"僅是病相,病因則是不受市場約束的政治權力。對於一個權力攪市場的半吊子市場來說,房價創出怪誕與大多數民生消費品漲成天價、漲出民怨一樣,都源於經濟機制是國家壟斷資本。平心而論,任何經濟體都是利弊同根,損益共生的;一向倍受矚目的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與目前倍受詬病的價格失靈,利益失衡一樣,都源於頑固的官僚資本主義機制在中國的復活。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近代以來,官商一體的權力資本在中國既引領變革,也阻礙變革。法國學者白吉爾揭示中國近代史說:"每當執政者有能力主導經濟現代化朝符合自身利益的方向發展時,官僚資本主義模式就會再現。"為什麼會頑固再現?因為中國始終是"被現代化"的,被動變革決定了中體西用式的簡單結合--"中體"即本土的官僚體制,"西用"即接納了西方的資本主義。因而,再現復活為官僚資本主義,是中國先易後難式漸進變革的自然結果。除非學日本明治維新主動變革,先難後易。先更新觀念變革政體,再學習資本主義--日本的"和魂洋才"終於成了"洋魂和才"。
中國以少數文官治理文盲大眾的官僚體制舉世無雙,遺傳的是精英權力自我合法化、自我合理化的官僚專政。當然,前現代國家,也都是信仰權威與服從管束的機制,直至近代西方創造出可選擇、可問責、可彈劾、可監督的法制國家,權力的自我合法化、自我合理化才被打破,國家變為官民契約與納稅購買服務的機制。而中國呢,還停留在信仰權威與服從管束的狀態,權力合法與否、合理與否不由授權人界定,而由掌權人自我界定。什麼叫權力的自我合法化、自我合理化?就是政府自我授權,自詡高明,自封正確地行使公共權力,也就導致權力缺乏民意約束,天然地偏向於自身利益。這裡所謂自身利益,主要不是指官員中飽私囊,而是布坎南所指的政治人跟經濟人一樣,天然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所以,當房價等基礎消費品價格一路飆漲,漲到比價失調、民怨沸騰時,經濟病相看似成因複雜,其實也很簡單,只是大家諱莫如深,不願點破。點破了就是:價格失靈是因為市場失靈,權力顯靈。本應退出市場競爭,只提供公共服務與公平裁判的政府,不守本分,不務正業,反倒理直氣壯地全面扎根市場,旗幟鮮明地要"主導產權、控制命脈、壟斷資源、佔領上游、支配關鍵、掌握要素"--這些文件語言翻譯過來,就是要強化壟斷權力攪市場,緊握權力資本與民爭利。為什麼?因為缺乏民意約束的政府必然會"主導經濟朝符合自身利益的方向發展"。所以,中國經濟的病灶病理要說簡單,也就這麼簡單,簡單在官僚資本主義機制的復活與再現。
上述經濟機體的病灶,用數字表述,可能你更好領會:中國經濟多年平均增長9%,而政府稅收卻連續多年平均增長20%以上,這是不是超額徵繳?2000年全國財政收入超1萬億,2007年即翻番5倍到超5萬億。這短短7年間,大眾收入翻番5倍的有幾人?世界各國行政成本佔GDP的平均比例約5%,國際義務最多的美國也不過9%。而中國的行政成本,2005年已高企至世界之最的25%。在國家至上、國家神聖的國家主義宣傳掩護下,真實的市場利益分化,已由一貫的官貴民賤、官納民奉傳統,復活為官富民窮、官肥民瘦了沒有?這些病理,不是官僚資本主義的復活是什麼?
病灶找到,病理也就一目瞭然了。包括房價在內的基本民生消費品的怪誕飆漲,不過是權力資本在變本加厲地抽取民脂民膏罷了,除此之外,還能是什麼呢?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房價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