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國的IPO不能實現市場化,新股發行改來改去,除了浪費行政資源外,沒有任何好處。
1月29日,由中國證監會和中國證券業協會組織,機構、中小投資者及專家參與的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研討會將在上海西郊賓館召開。
由於去年新股發行迭創新高,上市公司超募現象嚴重,因此,必須改革新股發行制度的呼聲甚囂塵上。2009年5月中國證監會就《關於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發行體制的指導意見》公開徵求社會意見以來,6月恢復IPO,所謂發行定價的市場化,主要是更為「寬鬆」的詢價制度,讓一級市場發行價格打破了20倍市盈率的長期禁錮,新股發行體制需要進一步改革和完善。
如果說,新股發行堅持市場化方向不能變是共識,無法達成共識的是,什麼是真正的市場化?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市場之所以出現大批新股價格畸高、資金超募的現象,並不是因為市場化過了頭,而是因為新股發行並不市場化。
在貨幣發行量創出歷史新高、市場流動性過剩的情況下,還卡住上市資源,放開詢價區間,監管層不再進行發行市盈率的窗口指導,必然造成發行市盈率畸高的現象。這是由市場與貨幣的特性所決定的,無法怪罪投行,如果能夠高價發行而承銷商有意壓低價格,才是對上市公司、對市場不負責任的做法。
每次新股發行市場化改革全都半途夭折,原因絕不在於市場化發行本身,而是在放開發行市盈率的同時,有關部門繼續壟斷上市資源、繼續在膨脹的流動性與有限的IPO之間製造差價。誰都知道,當過多的資金追逐有限的資產時,資產價格必然上漲,這是由金融市場的特性所決定的,而不會由哪個領導的意志所能改變。這一現象不僅發生在證券市場,也同時發生在債券、房地產等市場。
2000年,證監會的市場化發行已經有一次教訓。2000年6月,監管層決定新股市場化發行,導致新股發行的市盈率穩步推高,直到閩東電力以88.69倍的市盈率水平刷出歷史最高價。2000年和2001年是資本市場籌資高峰期,平均發行市盈率高達33.95倍和31.88倍。市盈率節節攀升,一二級市場的差價卻並未縮小。以2000年新股發行市盈率前10名的股票為例,這10只股票的差價平均為134.12%。與現在一樣,普通投資者對於新股發行圈錢的斥責從未中斷,不得已,監管層再次進行發行市盈率的窗口指導。
因此,要改變新股發行價格畸高和圈錢的情況,只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是抑制貨幣的流動性;二是加快推出上市資源,使投資者可以選擇更多的資產品。
目前監管層走的是第一條道路,從2009年年末以來,融資和再融資創出天量。數據統計顯示,去年6月僅有1只新股發行,7~12月則分別有6只、14只、18只、25只、12只和35只新股發行;除了11月外,其他月份的新股發行數量基本處於節節攀升的狀態。今年1月22日,6家公司IPO申請上會;1月29日,證監會發審委將要對8家公司的上市申請進行審核,創出了新股重啟以來的新記錄。
隨著上市資源的增加,輔之以貨幣的緊縮,我們看到了截然不同的景象,新股發行市盈率下降,甚至出現破發——自去年重啟IPO後,7月份首批5只新股首日平均漲幅為111.98%,8月份漲幅降到66.53%,9月則跌落至不足25%。而破發與准破發頻頻警示市場風險。去年12月23日,中國中冶在網下配售股解禁當日「破發」,機構資金「被套」2.714億元;2010年1月26日,中小板新股巨力索具上市首日僅上漲8.25%,一向被大幅爆炒的小盤新股陷入「冰點」;1月28日,剛剛上市7個交易日的創業板新股星輝車模和臺基股份跌破發行價,而中國西電在當天上市交易,收盤價每股7.79元,比每股7.9元的發行價下跌1.39%。監管層沒有對新股發行進行改革,新股發行市盈率就已節節下降,可見這是上市資源與流動性的匹配問題,而不是什麼道德問題,更不是什麼新股發行要進一步緊縮的問題,這樣做將離市場化越來越遠。
所謂新股發行圈錢效應事實上是個明確的陽謀,即貨幣流動性、投行與上市公司合謀做的一個局。要破這個局,只要將上市資源放開,就如成熟市場一樣實行註冊上市制,一二級市場差價自然縮小,打新風險上升,如此一來既不會有一級市場的暴利、也不會有二級市場的抱怨。何勞有關方面興師動眾、再三再四地進行什麼改革?
不尊重金融規律,再改都會產生既得利益階層;如果尊重市場規律,所謂的圈錢神話在彈指間就會消失無蹤。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新股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