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祖笙:哪些人給溫家寶寫信能收到?
新華網近日報導說,地處燕山山區的蘇洪喜以「農民老朋友」的身份致信溫家寶,告訴他這幾年村子裡的變化:修了水泥路,建起了飼料加工廠和種雞場,自己家裡也種了大棚,一年能收入2萬多元。溫家寶握住蘇洪喜的手說:「老蘇,你的信我收到了,我來看看大家。」
這再次說明溫家寶並未得罪全國各地的郵政局,國人寄給他的信他能收到。可奇怪的是,眾多訪民蘸著血淚寫給他的信,卻似乎一概收不到。主張民主和政改者寫給他的信,無不石沉大海。網際網路上各界人士寫給溫家寶的公開信委實不少,但從未看到他給哪個人公開回覆。
廖夢君慘烈遇害於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黃岐中學,我夫婦倆呼天不應、叫地不靈,給各級黨政官員寫信幾百封,無一回覆。我們光在北京給胡錦濤和溫家寶寄出的同城快遞就有幾十封,連「節哀」二字也沒看到。有的訪民甚至給官老爺幾千次寫信鳴冤,竟盼不到半紙回覆。
這些年許多學者給胡錦濤和溫家寶寫過公開信,信中旁徵博引,痛陳專制之弊,呼喚政治改革,沒有一個不是熱臉貼了他們的冷屁股,不同程度或感受到一種權力的傲慢。郭泉教授也曾不只一次寫過類似的公開信,而今郭泉先生已進文字獄,被扣上了「煽動顛覆」的罪名。
哪些人給溫家寶寫信能收到?他會給什麼人回信?用百度搜索「溫家寶 回信」,顯示「找到相關網頁約57,900篇」。用非「純淨版」谷歌搜索相同字串,顯示「獲得約75,400條結果」。我五味雜陳瀏覽了此類「新聞」,發現這幾類人給溫家寶寫信能收到,並能得到回覆。
——小學生給溫家寶寫信能收到。網上有關溫家寶給小學生回信的「新聞」目不暇接,比如:
對於十一歲的香港小學生李雪瑩來說,今天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她和她的同學們收到了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親筆回信……李剛特別提到,因為擔心香港的小朋友們看不清回信,溫總理特別用繁體正楷,一筆一劃寫得很清楚。(2007年6月5日 深圳新聞網)
——給溫家寶寫感謝信能收到。比如:
「沒想到溫總理會給我回信,我只不過是一個很普通的學生!」……20多天前,當王瀟收到華中師範大學寄來的錄取通知書時,她就給溫總理寫了一封信,感謝政府部門推行的師範生免費教育……(2007年8月12日 新華網)
——給溫家寶寫信報喜能收到。文前的新聞由頭即屬於寫信報喜,另有「新聞」稱:
張澗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永敏寫了一封飽含豐收喜悅的信,將豐收的喜訊送到了中南海,送給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同志。6月8日,溫家寶總理在鄉親們的來信上作出重要批示……(2009年6月10日 大河網)
——外國農民給溫家寶寫信能收到。比如:
溫家寶訪日時,曾做客位於京都市西北郊的長濱家,並親手在院子裡種上兩顆西紅柿苗。此後,長濱曾給溫家寶寫信,告知他西紅柿的成長狀況,並收到了溫家寶的親筆回信。(2007年9月28日 中國法院網)
——寫給溫家寶索要題詞的信能收到。比如:
溫家寶總理為奧運志願者寫下的親筆題詞:「用熱情真誠良好的服務,為國家贏得尊嚴和友誼。」劉鄉蔭說,她是5月29日給溫家寶總理寫的信……請求總理為奧運志願者寫上幾句寄語。(2008年6月19日 京華時報)
——災區小朋友寫給溫家寶的信能收到。比如:
昨日,北川小姑娘劉小樺收到了一封彌足珍貴的來信———溫家寶總理在百忙之中抽空親筆給她用毛筆書寫的手寫體回信。小樺表示,要把溫爺爺的回信裱起來掛在家裡的牆上。(2008年7月25日 四川新聞網)
……
奇怪啊,太奇怪了,這幾類人寫給溫家寶的信能收到,訪民泣血鳴冤的信「收不到」,呼喚政改的信不但「收不到」,而且「看不到」。溫家寶先生在「親民」方面久負盛名,而且以「開明」著稱,一定不會選擇性失明,一定是某環節出了問題,以致造成總理總理總不理。
社會災害對國人的禍害,遠遠大於自然災害。作家、學者寫的信,不論是在思想深度上,還是在文采上,不會遜色於小學生。可富有諷刺意味的是,溫家寶先生在這般頻繁地給小學生們「親筆回信」,但是沒有哪封回信可以讓冤民、學者、律師或作家「裱起來掛在家裡」。
行文至此,我想到了國內媒體幾十年來的報喜不報憂,想到了京城訪民的亞肩疊背和萬般慘像,想到了溫家寶曾經說過的那句話:「我明確的講,中國是法治國家……」想到了古代清官面對貪腐的怒髮衝冠,想到了古時冤民哪怕是在深更半夜,也能到衙門前去擊鼓鳴冤……
不知溫家寶先生在寫這許多「親筆回信」時,可曾想到古訓有云:「士君子不能濟物者,遇人痴迷處,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難處,出一言解救之,亦是無量功德矣。」在專制的夜色籠罩的非人間,遍地是鬼哭天愁,甚至有冤民不時凍死在京城,難道「亦是無量功德矣」?
蒼生是平等的,權力只是自然人的附屬物。我想,傲慢該是與溫文爾雅的溫家寶先生無關吧?你看他在小學生面前尚且能這般親和。和你我一樣,哪怕是貴為「當朝宰相」的溫家寶,也一樣是要吃飯,要喝水,要上衛生間,要過性生活……他傲慢什麼?他有什麼好傲慢的?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關鍵字搜索:
-
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