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期間,我和全國政協委員、江西師大教授王東林應邀參加一個網站的視頻訪談,談到中國的80後、90後時,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感覺,哪怕是戶口尚在老家農村的新一代農民工,他們已經具備相當的權利意識,不可能再像父輩那樣逆來順受。近年來多發的群體性事件即是這一情況的折射,公權力部門應當有足夠的智慧來應對這種現象。
話雖如此說,但我們不能不承認,包括80後、90後新一代在內的中國老百姓,在世界範圍內依然是最善良純樸、最通情達理、最容易滿足的一群。2010年3月23日中午,遼陽市檢察院工作人員王妍在遼陽市白塔區實驗小學接送孩子過程中,因其車輛一處表皮油漆被該校一學生碰損,因而毆打該學生。3月28日下午,遼陽市公安局白塔分局決定對王妍處以拘留十五天、罰款一千元的治安處罰。遼陽市公安、檢察部門對該市毆打女童一事的快速反應,博得許多人的肯定乃至讚揚,即說明這一點。
知名網站「凱迪網」的「貓眼看人」中,在這條新聞的跟帖中,相當一部分網友肯定當地官方的作法。如:「這次反應很快,沒有護短,鼓勵一下!」「對遼陽市檢察院的作法表示支持,我對這個處理是較為滿意的。雖然我個人認為應該開除此女公職。」「挺好,如果都這麼處理問題,百姓的怨氣會小得多!」
但也有相當一部分網友在表示肯定時透出一種悲涼,如:「對於公權機關來說,如此處理是理所當然。這年頭,理所當然的事情像大熊貓一樣稀少,所以我還是要讚一個。」「滿意 。希望下次發生類似事件 不要輿論施壓,法律自動發揮作用。」
可見,中國的普通百姓並非天生卑微,尤其對新生代人來說,由於資訊的發達,通過網路等現代傳媒,他們獲取信息比任何一個時代的中國人更加迅捷、全面和準確,他們已經具備現代社會的公民意識和公民人格,他們對公權力、私權利之間的關係之認識,並不比外國人落後多少。但囿於目前中國的現狀,不得不調整心態,降低期望值。如此,我們看到了,哪怕是公權力的表現有一點點進步,就加以鼓勵;哪怕普通人權利保障有一點點改善,就掩飾不住欣喜之情。誠如民謠所言:「給一點陽光就燦爛,給一點水份就氾濫。」
遼陽市有關部門處理此事獲得公眾讚許的一個大背景是:近期一些比這件事還要惡劣的公共事件,當地公權力部門正在想方設法掩蓋、敷衍。如3月27日凌晨,昆明街頭發生城管和小販衝突,引發群體事件。當地政府在發布會上完全將責任推向攤販和「不明真相」的群眾,現場引起媒體抗議。而就在同一天,江蘇東海縣發生拆遷自焚,一死一傷的慘劇。悲劇發生後,當地政府先是對各地媒體以沉默應對,迫於洶湧輿論,不得已向社會通報情況,在發布會上將悲劇歸咎於拆遷費用爭執,並極力撇清責任,聲言:「鎮政府多次上門做工作未果。涉及拆遷的其餘5戶已於年前拆除,但由於該房屋沒有拆除,黃川鎮310國道施工標段停工近3個月。」而對公眾所憤怒的,拆遷人員任由父子倆自焚而不施救的情節根本不涉及。
由此可見,並非遼陽官方做得太好,而是其他地方政府做得太差,因為有比較,遼陽的作法就顯出那麼一點亮色。
所謂飢者易為食,凍者易為衣。1978年剛剛改革開放時,中國的民氣是多麼蓬勃向上呀,原因無他,是因為剛剛經歷過「文革」劫難,中國人對政治運動不斷、溫飽問題得不到解決還記憶猶新,而一場改革開放,首先讓老百姓有飯吃,有衣穿,能不歡呼麼?但民眾對政府的要求水漲船高是天經地義的,物質生活方面解決了溫飽問題,人們當然希望進入小康。同樣,在權利保障方面,不僅僅要民眾的「溫飽」問題,12世紀已快過了10年的今天,中國人理應要求獲得「小康」甚至更高的水準。而無民權的「溫飽」和「小康」,民生的「溫飽」和「小康」一定是脆弱的。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瞧瞧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