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誰在拯救中國經濟
一、中國經濟的危機是什麼
你現在心裏是什麼狀態呢?是不是很迷茫?好像經濟發展不好了,股市跌了,樓市也跌了,找工作困難了,這是為什麼呢?別人告訴你是因為國際金融危機,你覺得可能是吧或者應該是吧。然而,半年下來美國的危機沒結束,你卻發現2009年上半年中國的房價慢慢漲起來了。股市從2008年的年底開始連續漲了幾個月,可是你是不是越漲越發慌呢?為什麼發慌?因為到了2009年8月份,股市、房市和車市好像又欲振乏力了。你發現經濟好像並沒有真的好轉,危機好像過去了,可是往日的繁榮也離你遠去了。這個蕭條經濟究竟怎麼了?
二、六大藥方能否見效
我們的經濟體系確實生病了,而且病得不輕,病因就是投資經營環境的惡化和產能過剩。不過我最擔心的是生病之後必然會發燒,而這個發燒卻被我們解讀成"回暖"。關於這一點我在後面會有更詳細的描述。如果你的小孩發燒,你會是什麼反應呢?你一定會找醫生詳細檢查,找出病因,你絕不會說小孩的體溫"回暖"了。所以我不理解為什麼我們的經濟體系生病了,我們不查病因,反而說是"回暖"。政策的荒謬之處就在於根據表面現象做決策,這才是過去這麼多年"一放就亂,一亂就收,一收就死,一死就放"的惡性循環的原因所在。
招聘會上的大學畢業生
我們在沒有找對病因的情況下,從2008年10月份開始匆忙地開出了六大藥方救市,包括4萬億救市工程、農業改革、十大產業振興規劃、汽車家電下鄉、醫療改革,最後一個是銀行信貸。我想簡單地談一下這六大藥方的效果如何。
1.農業改革。所謂的農業改革就是農民釋放出農地的經營權取得資本,然後可以進城打工,也可以留在農村給那些收購農地的農業公司打工。這個政策的本質是好的,但是目前我所觀察到的現象是世界四大糧商開始利用農業改革的良機收購具有"農產品收購許可證"的中國農業公司,然後從背後給它們錢,讓它們大面積收購中國的農地。這個趨勢如果繼續下去,中國的農業安全不可避免地將受到極大的挑戰,我呼籲政府注意這個危機。這項改革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2.醫療改革。一直到2009年8月份,實施細則都沒有出臺,這個改革沒有推行的可能。
3.4萬億救市。這個政策的本質就是通過未來的產能過剩拉動今天的產能過剩。舉例來說,4萬億都投資於中西部的基礎建設,比如高速公路,中西部的高速公路建完之後基本沒有車跑,這就是所謂的產能過剩的高速公路。在建設過程中需要使用鋼材、水泥等等,因此可以通過提高需求拉動現在產能過剩的鋼鐵以及水泥等行業(舉例來說,目前鋼鐵行業的供應量是6億多噸,而需求只有4億噸,存在嚴重的產能過剩)。那麼高速公路建設完成之後呢?不但高速公路本身是產能過剩,而且由於不再需要鋼材,鋼鐵行業也恢復了產能過剩。除非找到新的增長點,否則未來就有兩個產能過剩的危機。因此,這種基礎建設就是所謂的"一錘子買賣"的短期行為,建完之後將無法長期拉動中國的經濟。
4.十大產業振興規劃。這個政策的本質意義和4萬億方案相同,都是通過未來的產能過剩拉動今天的產能過剩。比如造船行業就是產能過剩,振興造船行業的必然結果就是通過鋼材的需求上升拉動今天產能過剩的鋼鐵行業。只要建設完成,造船和鋼鐵行業都會變成產能過剩的行業,除非找到新的增長點,否則就是"一錘子買賣"的短期行為,也無法長期拉動中國經濟。
5.汽車家電下鄉。這個政策的本質意義就是通過下鄉解決這些行業的產能過剩危機,問題是這種壓榨農村購買力的短期行為無法長期解決這兩個行業的產能過剩危機。問題還是一樣的,除非找到新的增長點,否則也是"一錘子買賣",無法長期拉動中國經濟。
6.銀行信貸。銀行信貸是六大政策當中速度最快、最有效果的。為什麼?因為它是貨幣政策。前面談的4萬億救市工程、農業改革、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以及汽車家電下鄉和醫療改革都是財政政策。財政政策要推行,要有效果,是非常慢的。比如說4萬億救市工程,要推行就必須先籌款,有多少資金能夠投入還是未知數。財政政策就是慢,沒有辦法。問題在於2009年上半年的7.37萬億銀行信貸的大部分都是用於基礎建設,這也是通過明天的產能過剩拉動今天的產能過剩。而剩下的30%∼40%的信貸主要用於以國有企業為主的短期信貸和票據融資,這筆銀行信貸對中國的股市和樓市造成了重大的衝擊。
三、是什麼催生了泡沫消費
從2001年開始,有一個奇怪的現象,美國逐步放棄了製造業。不知道為什麼,只要勞動成本一上升,在以金融炒家為首的基金股東的壓力之下,美國的製造企業就開始紛紛把工廠搬到中國。
所以美國製造業開始不斷地衰退、不斷地淘汰,而中國的製造業卻如火如荼,越來越火暴。越來越多的美國淘汰製造業搬到中國來,只要美國製造業勞動成本持續上升,它的下場就是關門,搬到中國去。而從2001年到2008年,我們中國的勞動成本從700元增長到1000元。這麼多年,每年的增長率低得可憐,不到5%。這一切就是因為國際分工。國際金融炒家給我們中國人一個美麗的名詞叫做"製造業大國",就像它們給格林斯潘一個美麗的名詞"金融教父"一樣。我們一聽,還得意得不得了。我們是製造業大國?請各位讀者想一想,怎麼可能呢?我們太單純了。
為什麼全世界的媒體都不約而同地說中國是後起之秀,是崛起的大國,是製造業大國?就像它們當初吹捧格林斯潘一樣。於是更多的工廠在中國落戶了,而勞動成本卻根本不可能上升。為什麼?因為這個指標太重要了,這是格林斯潘看重的指標。所以這麼多年來,美國的勞動成本幾乎沒有任何上升。
四、股市回暖的背後
有三筆資金進入股市——製造業資金、銀行信貸資金和避險資金。但我要提醒股民朋友注意2009年股市的風險。進入股市的信貸資金對於政策非常敏感,所以股市風險比2006年的泡沫時期要大。舉例來說,銀監會曾經表示要查信貸資金入市的問題,結果4月24日前後幾天股價大跌,後來不查了,股市又上漲了。7月29日傳聞央行可能要緊縮信貸,如我所料,天量資金出逃,上證指數由3500點暴跌到3200多點,跌了5%。到了8月份,央行緊縮信貸的傳聞持續打擊股市,8月下旬股指跌到了3000點以下。
此外,中國股市被莊家操縱的情況似乎從未改善過。2009年5月份大盤只有2500多點,好像不高,但是小盤股卻是群魔亂舞,漲瘋了,有的漲了好幾倍,小盤股瘋漲是因為盤子小,好操縱。此外,並不是所有個股都漲,而是板塊輪漲,這個星期這個板塊漲,下個星期那個板塊漲,再下個星期又是另外一個板塊漲,甚至有些板塊根本不該漲也漲,這就是明顯的莊家操縱。這對中小股民來說是很鬱悶的事,萬一選錯板塊怎麼辦?
五、地王是怎樣煉成的:巨額信貸助力國進民退
除此之外,大量國有企業拿到了很多信貸資金,可是在兩大困境沒有解決的情況之下,它們不太敢投資實業,因此很多銀行信貸資金進入樓市以高價收購土地,導致2009年年中各地的地王紛紛出現。也就是說,地王破記錄地出現,並不是因為我們的經濟有多大的起色,而是國有企業利用信貸資金買地推動的。
2009年1∼5月份房地產市場的成交量是2008年同期成交量的1.4倍,超過了最火暴的2007年。我們通常認為2007年是房地產的泡沫年,實際上2009年1∼5月份的數字已經超過了2007年。2009年上半年的十大地王中,除深圳心海的背景不清楚外,其他9個地王都是有國資背景的房地產企業。在北京地王的競爭中,SOHO潘石屹每次舉牌都會立刻遭到多家國資房企的"圍剿",根據媒體的報導,在價格飆升至35億元之後,這種圍剿情形更加明顯。有一個現象值得我們關注,那就是潘石屹的團隊每一次舉牌都要經過反覆考慮,而這些國企似乎根本不需要考慮就馬上舉牌,讓人感到很難理解。
六、美國政府的一箭雙鵰
從2008年底到2009年第一季度,黃金和美元的價格走勢竟然變成一樣的了,這種情況以前很少發生。同樣是在這個月份,美國道瓊斯指數大跌,跌到8000點左右。我可以告訴各位讀者,道瓊斯指數不能跌穿8000點,如果它跌穿8000點,那就是第三次金融海嘯。美國的保險公司大部分資金都放在股市裡面,只要道瓊斯指數跌穿8000點,它們就將資不抵債,必須全部清算。你想像一下,美國的保險公司全都被清算是什麼後果?那就是第三次金融海嘯。
那麼到底為什麼黃金漲得這麼快,而且漲勢一發不可收拾?我的分析結果是這樣的,美國布希政府第一次提列的救市資金是7000億美元,後來發現不夠,歐巴馬總統又提列了7870億美元,後續還會提列8.5萬億美元,甚至高達23.7萬億美元。也就是說美國的經濟面臨持續惡化,而且惡化速度極快。
那麼,美國政府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拉高美元的匯率?匯率是各國政府為了達到政治目的的手段,而不是像我們央行一樣以人民幣匯率來調節國際收支那麼簡單。既然如此,我們就要理解美國政府在這個階段的政治目的是什麼,才能理解美元的變動方向。美國的政治目的說穿了很簡單,就是借錢。美國要借錢,美元就必須保持強勢才能借得多。如果美國要還錢呢?那美元最好貶值,才能還得少。美國政府現在面臨著極大的借錢壓力,所以要刻意地通過各種方法拉抬美元,讓美元保持強勢,以方便美國政府借錢。
但是在金融海嘯的衝擊之下,全世界的投資者都惶恐不安、想要避險,怎麼辦?買黃金。所以此時會有大量的資金進入黃金市場。在這種情況下,就算美國政府號召它的馬前卒打壓黃金,它們也打壓不了,因為購買黃金的資金量太大了。舉例而言,2008年12月底就有8600張合約要交割。由於大家對美國經濟失去信心,大量資金跑到黃金市場去避險,如果美國政府繼續打壓黃金的話,肯定無法扭轉局面,因為黃金需求太大了,結果肯定導致美國政府過去二十幾年一直操控的黃金市場失去控制。當然,連我都能看懂的問題,美國政府人才濟濟,他們不可能看不懂,我不相信美國政府會對黃金市場失去控制。
所以我認為最有可能的解釋就是,美國政府是有計畫地指令國際金融炒家"配合市場的趨勢"從期貨市場買黃金,使金價在短期之內大幅度地抬高,進一步造成黃金投資者的恐慌,於是更多投資者會進入黃金市場搶購黃金。請各位讀者想一想,這對美國政府有什麼好處呢?
七、通脹預期下老百姓的投資策略
對於投資者而言,我們應該如何理財呢?由於美國政府的操縱,絕大部分時間黃金的價格變動與美元相反,因此要預測黃金價格的走勢,就必須先知道美元的走勢,而要知道美元的走勢,就必須瞭解美國政府的政治目的。可是我們當然不可能知道美國政府的政治目的,因此任何美元或者黃金分析師通過分析經濟現象來預測走勢的企圖基本上都會失敗,除非知道美國的政治目的。
除了黃金和美元之間的走勢相反以外,歐元(甚至澳元、紐西蘭幣、加幣等)和美元的走勢也是相反的。由於我們無法猜測黃金和美元的走勢,所以投資者可以考慮黃金和美元之間的對沖投資,比如100元黃金和100元美元對沖。或者考慮貨幣間的對沖,比如買100元的美元,再買100元的歐元(或者澳元、紐西蘭幣、加幣等)。不過我認為美元和黃金的對沖策略優於貨幣間的對沖,因為黃金和美元在2009年第一季度的走勢突然相同,所以黃金和美元的對沖策略可以賺大錢,而貨幣之間的對沖就沒有出現這個走勢。
但是我要警告各位讀者,單獨的黃金不是一個好的投資品種。民國初期,1兩黃金可以買2畝良田,5兩黃金可以買北京的一個四合院。現在1公斤黃金約合23萬元人民幣,大概只能買到北京或者上海城區的一間廁所。
而且,世界經濟遲早會走出低谷,未來還會是紙幣的天下,黃金的價值將大規模縮水。我擔心當人們的信心慢慢恢復後,做的第一件事也許就是拋棄黃金。此外,從連續20年的數據看,金價的增長速度很慢,僅比通貨膨脹率稍微高一點,完全跑不過債券中風險等級很低的美國國債,更跑不過任何大宗商品。因此長期投資黃金是沒有意義的,最好的投資就是做我前面所講的對沖,不能忽悠老百姓去搶購黃金。
八、奢侈品逆市上漲背後的製造業困境
從2008年11月開始,金融危機衝擊到實體經濟,全球市場需求大跌,從而導致我國11月份出口增長率由正轉成-2.2%,12月份是-2.8%。從2009年開始,出口都是以20%左右的速度下跌。其實對於出口下跌本身我並不緊張,因為全世界的需求都因為經濟危機而銳減,我們的出口下降是必然的。可是讓我最擔心的是我們的進口暴跌。2009年1月份,我們的進口暴跌43%,其中原油之外的原材料進口下跌50%,進口工業設備下跌40%。
你知道這代表什麼嗎?有很多人在說,我們1月份進口下跌43%,出口下跌17%,因此我們的貿易順差就增長了102%。這是胡說八道,怎麼能這麼看問題呢?這些只是表面現象,我們一定要透過現象看本質。請你想想,進口暴跌是什麼意思?我們很多製造業企業就是簡單地進口原材料和機器設備進行粗加工。如果進口原材料跌了一半,進口機器設備也跌了40%,你知道這代表什麼嗎?由於兩大困境(投資經營環境的惡化和產能過剩問題)沒有解決,所以這些製造業的企業家根本就不想幹了。這麼多年沒日沒夜地幹,賺錢賺得這麼辛苦,這個時候可能想到自己的太太辛苦這麼多年,覺得對不起她。於是去廣州友誼商店買個幾十萬元的名表,表表心意,謝謝老婆,所以造成廣東的奢侈品銷售狂漲。這種銷售狂漲的背後是什麼呢?這就是我非常擔心的問題,我們製造業的資金已經從實體經濟流出來,進入虛擬經濟。
其實這些資金如果進入股市或者樓市還好,還有循環的可能。比如說你買股票,今天投資100塊,明天漲到200塊,賣掉之後賺的錢將來還可以投資生產行業。買樓也一樣,今天我花1億元買了10棟樓,等漲到2億元賣掉,收回的資金可以再投資。可是你買奢侈品是什麼結果?你現在花100萬元買了鑽石,將來還能賣出去嗎?你買奢侈品根本就沒有想過要再把它賣掉,因為這種高端商品基本上沒有二級市場。所以這些資金就永遠被套住,再也不可能流回實體經濟。不像股票和樓房有很好的二級市場,賺到一筆錢,將來總有機會投入實體經濟。當然企業家不可能投入大量資金購買奢侈品,但是奢侈品銷售的逆市增長已經是一葉知秋。
九、產業升級是個偽命題
難道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回暖嗎?在這種回暖現象的背後,本質的問題是非常令人擔憂的。在這些以外貿出口為主的省份,每一位企業家內心都是非常煎熬的,他們做了一輩子的產業為什麼要放棄?因為現在處境困難嗎?難道不能咬牙挺過去?他們不願意咬牙挺著。在我們苛責這些企業家之前,我們應該分析一下他們的感受,他們做這個決策難道不痛苦嗎?他們下一步該怎麼做?如果他們不把工廠賣掉,你說他們能做什麼?以廣東省為例,大多數企業是傳統的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做杯子、做泰迪熊的,這些行業目前利潤率都非常低,如果不是負的話,也接近於零。你說他們能做什麼呢?他們的未來在哪裡?
這些企業的壓力非常大,面臨的問題非常多。目前我們政府的對策是希望將這些企業升級,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來中國也提出類似的呼籲,說中國這種傳統勞動力密集產業的未來就是產業升級。所以,對於這些簡單地進口原材料和機器設備,進行粗加工後出口的廠商來說,唯一的選擇就是產業升級,將資本投入高生產力的高科技和資本密集行業。
因此,我們很多的專家學者都呼籲中國的傳統勞動力密集型產業轉型。那麼我請問,你把唯一的選擇擺在我們傳統勞動力密集產業的企業家面前,你知道他會做什麼嗎?他情願去買奢侈品,也不願意投資高科技。這是為什麼?你認為這些勞動力密集產業的未來是做高科技嗎,是做資本密集產業嗎?表面上看起來,晶元的毛利率是40%,遠遠高於芭比娃娃、泰迪熊等玩具。可是你有沒有想過,泰迪熊的毛利率為什麼低?難道就因為它是傳統勞動力密集產業嗎?如果你這麼看的話,思想就太簡單了。
十、只有"第四駕馬車"才能拯救中國經濟
經濟蕭條可怕嗎?可怕。有沒有辦法應付?當然有。我們需要"第四駕馬車"來拉動經濟,這"第四駕馬車"不是產業升級,而是由產業鏈高效整合所帶來的利潤。我的觀點很清楚,只有企業的利潤才是內需的唯一長期來源。當企業賺取利潤之後,可以進行轉投資,在沿海地區,轉投資可以創造5∼10倍的效益,然後賺更多的錢,聘用更多的工人,給工人更高的薪水,這樣消費才能增加,然後再轉投資,再創造更高的效益,再賺更多的錢……從而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
事實上,我的產業鏈整合理念已經在廣東省推廣了。2009年6月8日,我在東莞演講時親眼目睹了幾千位企業家對於產業鏈高效整合的熱情。東莞的產業鏈整合非常符合我所推廣的理念,他們建立一套信息系統,由某一個產品(非常細化的產品,而不是產業)的龍頭企業在某一個地區輸入"6+1"環節的所有信息,這些信息必須是標準化、規格化的。其他配套廠商付費使用這個系統。這對於某一個產品而言,有什麼好處呢?過去進貨必須打電話,發傳真,定時間,然後到了送貨的時間還要派人等著卸貨,這樣一個流程可能就需要好幾天。而現在這些工廠可以通過信息系統在網上完成進貨的所有流程,整個進貨的時間就可以大幅壓縮,從而降低成本,提高利潤。而利潤就是拉動中國經濟,從而擺脫滯脹的"第四駕馬車"。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關鍵字搜索:
-
郎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