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分拆概念的上市公司成為證券市場寵兒,這是有關部門遞給證券市場炒作者的又一根泡沫攪拌棍。
炒作者心領神會,在滬深指數來回震盪之際,分拆概念股逆勢而上。自從滿足六大條件的境內上市公司可到創業板分拆上市後,相關概念股受到狂熱追捧。21日,大唐發電開盤漲停,20日漲停的紫光股份高開高走。而此前如同方股份、紫光股份、遼寧成大、海虹控股等,近日全都逆市大漲。
也許管理層想把資金引入實體經濟、助力中國高科技企業發展,但結果是市場急炒急收,投機者大獲其利,而踏踏實實從事高科技投資與研發的企業,反而成為投機者的腳下之泥。筆者不只一次看到科研人員與投資者辛苦創業,押上了身家,卻無法獲得支持,而類似於海虹控股這樣的異類卻風光無限,大行其道。
以海虹控股為例,曾被稱為「網路第一股」,但投資者記憶最深刻的是「妖股」和「江湖第一莊股」之稱。在製造概念上從不落後,從網路遊戲到電子商務到現在的分拆概念,因此從沒錯過任何一波行情。2005年9月,有媒體曝光「周琦坐莊海虹:7個億進去,25個億出來」,業績大漲大跌那是常態。難道這樣的公司會給我們帶中國高科技發展的未來嗎?跟著這樣的概念「妖股」,中國的高科技只會走入地獄。
也許很多人會說,海虹控股只是特例,如此以偏概全會一竹竿打翻一船人。事實上,在分拆概念股中,有許多已經買殼多次,旗下有數家上市公司,而遼寧成大等也是炒作風頭甚勁的股票。
創業板應該是中國成長性企業的價值凝聚地,大盤股旗下的高科技業務分拆上市,既不能帶來理念的變化,也無法改變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糾纏不清的關聯交易。並且,這些上市公司再融資屢受優待,大型上市公司基本不存在現金流困擾。讓這些上市公司分拆上市,會抑制民間市場化的高科技企業的成長,而將天平再次傾向大型企業,使創業板從秉性上更接近於行政氣息十足的主板市場。
退一萬步說,出於市場公平的考慮,有關部門從未禁止過分拆上市,監管層有什麼必要單獨提出分拆上市動議。表面上是個不偏不倚的提案,實際上在中國證券市場的語境下,特意提出動議就意味著天平已經傾向於大型企業,市場做出了誇張的反應,呼應監管層的動議。
我們到底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創業板,是依附於主板市場的「變性市場」?還是一個具有獨立品格、對於中國高科技企業、對於未來企業的市場化有益的市場?筆者的結論是後果,因此堅決反對大規模的分拆上市。分拆上市當然有好處,可以鞏固大型企業的壟斷地位,可以做大大型上市公司的規模,使資產價格高不可攀,無人可以拿走控股權。壞處是將希望寄託於目前的大型企業,認為在現行體制內可以誕生出未來的科技之光,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幻想。我國的IT、外包業務一開始都孕育於民營小企業,而如今在沿海製造企業出現的創新科技,讓人看到了中國市場化高科技的曙光。
確實有高科技企業一敗塗地的先例。如托普軟體上市後以軟體做幌子,瘋狂圈地,最後導致公司資金鏈斷裂。而創業板上市公司樂普醫療拿著超募資金大肆買房買車,飽受投資者詬病,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些公司的市場機制出現問題,需要分拆上市的公司進行引導,而是我國創業板推出之初規模過小、資金規模過大,是中國的中小企業充斥了不安全感,也是因為這些企業的內幕交易等沒有得到法律的及時糾偏。
一種錯誤不可能糾正另一種錯誤,我們得到的將是錯誤的疊加。
目前是中國成長性企業發展的良機,市場認可未來的高科技立國路徑,而資金從房地產市場退出後將尋求新的投資渠道。好的決策將使中國製造業憑藉高科技之力向上中端進發;而壞的決策將使一次難得的契機,墮落為一次投機色彩十足的短暫分肥大餐。
近日見到賀宛男女士,言談甚歡,但她表示,對於所有的創業板公司不應該持出身偏見,而應該看是否有利於中國未來證券市場的發展,是否有利於中國高科技企業的發展。筆者支持這一觀點,正因為支持這一觀點,因此堅決反對分拆上市,而希望中國民間具有獨立品格的高科技企業能夠脫穎而出。
許多投資人、企業家正在以鳳凰涅槃的心態變革自己的商業倫理,而決策層的激勵機制顯然應該有助於這一過程,而不是以錯誤的激勵讓投機者大獲其利。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分拆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