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報紙《回聲報》觀點欄刊登了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IFRI)特別顧問多米尼克.莫伊西(Dominique Moïsi)撰寫的評論文章「中國的過度樂觀?」
文章從2005年中國政府在倫敦舉辦的一次大型展覽說起,那次展覽展出一幅具有18世紀耶穌會風格的大型繪畫,畫面表現的是一大群外國使節排隊向中國皇帝進貢的場面。文章作者認為,這幅畫的用意如今再也明白不過了,也就是說「你們很快也要向我們進貢了」。作者問道:現在上海世博會開幕,是不是時機已經到來?
文章指出,法國總統薩科齊剛剛結束的中國之行被說成是「和解之旅」,北京現在或許有這樣的感覺,即全球力量的對比態勢轉向對中國有利,比中國人想像的還要快。那麼,中國的自信是不是正在變成過度自信呢?文章認為,薩科齊很不走運,他這次訪問中國正好是在歐洲因金融危機而鬧得風雨飄搖之時,既然被人家視為代表一個衰落的歐洲而來,指望靠中國帶動歐洲重振經濟的薩科齊,又如何有臉面在中國人面前遊說「多極貨幣新秩序」呢?
文章認為,2010年的中國當然還不能同德皇威廉二世時代的德國相比,還算不上是一個新的富裕大國,但已經恢復到它在19世紀初的強盛地位。中國要的是一個俾斯麥式的領導人來掌控國家的野心,整合「世界其餘地方」尤其周邊鄰國的利益和人心。
文章指出,在一些人看來,今日中國在亞洲的舉動就如同美國過去曾經世界上的作法。中國成為亞洲「老大」,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是想讓亞洲變得更美好。文章作者說,在國際政策方面,自信是是成功之母,過度自信則是一個弱點,尤其是變得聽不進他人言的時候。文章認為,這種聽不得他人言的傾向在中國正在加強,根子就是中國人總是抱著過去的「屈辱感」,即從八國聯軍到日本侵華時期的那種屈辱感,至今未能超越,而在中國這樣一個不民主的社會裏,別說超越歷史,似乎比俄羅斯更難面對自己的歷史。
文章認為,中國戰略的演變,不斷增加軍費,提升海軍戰力。中國會不回侵略別人呢?也許像一些人所認為的,中國只是使用自己的能力,不會濫用。但雷蒙.阿隆(Raymond Aron)曾經說過:「能力會製造動機。」一個國家集犬儒主義、粗暴、蔑視國際遊戲規則於一身,則是令人不安的事。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法媒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