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翁•柳宗元
漁翁夜傍西岩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唉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岩上無心雲相逐。
這世間的任何人事物的出現,包括電影,除了對其本身來說是有意義的之外,對看到、感到他(它)們的人來說也是有意義的,但這兩種意義卻未必相同。比如,漁翁的生活有勞作累身,有家事煩心,現實中多數的漁翁都是市井心態談不上清雅。然而,漁翁出現在山水背景中卻可以啟發畫家或者詩人的靈感,所以在中國畫中或者詩中,漁翁的出現,就如同柳宗元的這首詩一樣,常常代表中一種隱逸、出塵、清雅的意趣。
電影《盜夢空間》眼下在國內影院中正在熱映,好評如潮,那麼拋開電影本身的意義,可以引申出什麼樣的意義呢?
這部電影的英文名字叫《INCEPTIONG》,電影網站「時光網」給出的中文譯名是《奠基》,這個譯名,我認為是準確的反映了電影要表達的主題:【在人的深層意識中,植入一個外來想法,就會改變這個人的性格乃至整個人生,也就是說,這個人將在這個外來思想所奠定的基礎上演繹人生】。在電影中,有兩個人:梅爾和費舍爾被「奠基」,也就是在深層意識結構中被他人植入想法了。前者梅爾【科布之妻,瑪麗昂•歌迪亞飾演】,被科布【劇中主角,萊昂納多飾演】植入了一個想法,最終走向了自殺的悲劇,而科布也因妻子的死不得不面臨逃亡和負罪感的雙重懲罰。後者費舍爾,億萬富翁的兒子,龐大跨國能源企業集團的接班人,一個超級富二代,在一個精心設計的局中被植入瞭解散他父親一手創立的商業帝國的想法,而費舍爾還以為這個想法是父親對他的愛,讓他走自己的路呢!
導演諾蘭的這個創意,並不是完全虛構啊,在西方心理學就有許多對夢境的深入研究,也有通過催眠,在夢境中進行意識引導來治療的實踐。
人的外在行為是內在思想運行的結果,當一個人在深層意識中被別人植入了一個想法之後,他的人生就將改變,往哪個方向改變取決於植入的想法是什麼。我想,這就是諾蘭在這部電影中想要告訴觀眾的吧。如果把這個創意,引申擴大一點在人類歷史上找一找的話,其實可以看到,人類的歷史時時都在上演著「奠基」。換個我們中國人所熟悉的名詞「教化」,就很容易理解這部電影的價值所在了。
教化的內容,也就是植入的思想會對人產生重大影響,個人如此、民族同樣如此。從某種意義上看,中國這60年裡也是被植入了一個外來的思想,而且是一個思想體系!很顯然,馬克思、列寧都是外國人,它們的思想體系和中國幾千年來所傳承的思想體系是截然不同的。人在幼年時期學習、接受的往往是在奠定這個人的「意識結構」的深層內核,當唯物主義、進化論、階級鬥爭等那個外來的思想被當作真理植入一個個幼小心靈的時候,這些人的人生將會如何展現、這個民族的未來會是怎樣一番光景呢?呵呵,當代的中國人最有體會了啊!
這部電影另一個值得說道的地方,是多層夢境的設計,夢中做夢,一直到5層(有的說有6層),每一層在電影的場景中都是一個獨立的世界,而局中人常常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做夢,照樣活得津津有味,直到別人告訴他在做夢【黃粱夢哦】。而且導演有意把夢境和現實在場景設置上混同起來,無論是背景顏色、人物妝扮還是城市街道都是類似的處理,所以在有幾處,如果不留心劇情或者台詞的話,就容易搞不清劇中角色們是在夢境中呢?還是在現實中呢?很有趣哦。
在各層夢境的時間快慢上,這部電影也有匠心獨運的地方,在電影高潮的部分,導演不時的切換鏡頭,來表現各層夢境之間的聯繫。第一層夢境汽車從橋上撞落,就導致第二層夢境世界的進入失重狀態。第一層夢境幾十秒鐘的跌落過程,在第二層夢境就變成幾分鐘的時間,而第三層則拉長到一個多小時,第四層就更長了,而在各層之中的角色們都處於危機四伏的狀態之中,又要快速的去完成任務,不然就功敗垂成,如此的處理,牢牢的抓住了觀眾的心,細節詳實又整體連貫,確實是大師手筆。
引申一步說,宇宙不僅僅是只有人們所習慣了的這樣一種空間,還有很多層次的空間,都是互相聯繫著的,生命的來處不同,歸處也有很多啊!宇宙中的各層時間快慢都有不同,有的差異非差大。大家最耳熟能詳的名詞是「天上方一日、地上已千年」,還有宗教中所講的「天堂」「人間」「地獄」之說,都是不同的空間層次和時間差異哦。
最後要說的是,個人認為這部影片不適合於孩子觀看,尤其是年紀小的孩子。不適合的原因倒不是因為有什麼特別暴力或者限制級的暴露鏡頭,而是電影的主線埋藏於許多片段之後,要拼接起來有些費力,看不懂的話,容易在電影片段中打轉,可能會造成壓抑的感覺。而且電影中還有藉助自殺的方式脫離夢境(現實)的劇情設定,雖然並不血腥,但對於孩子還是有負面影響的,不看為好。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盜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