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人員女兒為省蠟燭在路燈下學習(圖)


姐妹倆路燈下苦學不輟

只要不是雨雪大風天氣,每天華燈初上時,行經漯河市區淞江路與泰山路交叉口的市民,就會看到一對年幼的小姐妹在昏黃的路燈下,趴在凳子上寫作業……

懷著好奇,近日記者走近了小姐妹。簡易帳篷內,一家4口已在此「蝸居」3年多。沒有電的「小屋」總是黑黢黢的,為了省蠟燭,姐妹倆總是藉助於路燈寫作業。雖然家境貧寒,小姐妹的父母省吃儉用,甚至不願多吃一個饃,也要攢錢供孩子們讀書學習……雖然生活很困窘,但全家人卻很快樂,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夢想。

路燈下做作業 小姐妹感動漯河市民

前天晚上8時許,記者見到小姐倆時,她們正並排趴在凳子上寫作業。川流不息的行人、車輛和好奇的目光好像都和她們無關。在她們的身後,就是一家人用帳篷撐起的臨時的家,父母正在帳篷前忙碌著,把他們白天收購來的廢品分類裝好。

「來來往往的人和車輛那麼吵,她們每天坐在路邊專心寫作業,真讓人感動。」每天晚飯後散步都經過這裡的一市民告訴記者。

採訪中記者瞭解到,這家人是從外地農村來的,姐姐是漯河市第八中學的八年級學生,妹妹在郾城區石槽趙小學上三年級。 「她們很懂事,學習成績也很好。」孩子的父親曹報充滿歉意地告訴記者,「由於生意繁忙和家中條件簡陋,我們根本顧不上照顧她們,更不能給她們提供一個好的學習環境。」

姐姐廢品中挑書讀 想當一名作家

姐姐小婷瘦瘦的、高高的,談吐落落大方。小婷說她愛好廣泛,唱歌、跳舞、繪畫和體育都喜歡,最喜歡文學,她的理想是長大了當個作家。小婷所看的書籍都是她爸爸收費品時收來的,從這些舊書中她把自己喜歡的書一本本地挑選出來,《巴黎聖母院》、《愛的教育》、《簡·愛》等等,還有許多詩歌、小說和古詩詞。小婷如飢似渴,在文學的海洋中汲取著營養,從小學到初中,她的作文常常受到老師的表揚。

姐妹倆相處得很好,妹妹很欣賞也很佩服姐姐,「她很溫柔、很好,做什麼事都先為別人著想。」小婷在學校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國慶節學校組織活動,她還擔任了節目主持人。

儘管家裡很貧寒 她們覺得很充實很幸福

忙完手裡的活計,小婷的爸爸媽媽與記者攀談起來。十六年前,夫婦倆從周口市商水縣白寺鎮來到漯河,走街串巷收廢品,後來有了固定的收廢品地點。曹報說:「我們只是掙個辛苦錢,圖的是誠實守信。」日子久了,來這裡賣廢品的人也越來越多,都說他們給的價格公道,從不缺斤少兩。

曹報說:「我自己沒有好好讀書,妻子連一天學都沒上過,所以孩子們不能再像我們一樣沒出息,我們必須供她們好好學習,讓她們長大後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曹報的妻子說:省吃儉用也要把孩子供養出來,不能再讓孩子像她那樣「睜眼瞎」。

雖然家庭條件不好,記者看到姐妹倆都穿得干乾淨淨。作業寫完後,她們就像快樂的小鳥一樣,一邊說笑,一邊玩著遊戲。小婷對記者說:「爸爸媽媽每天不停地忙碌著,我們每天都學到許多新知識,雖然我們不富裕,但我們很充實,很幸福。」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