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海關對iPad徵收千元行郵稅一事引髮質疑。稍早前,海關總署稱,對4000元的iPad歸類為電腦產品,因此適用5000元的完稅價格,主要是為方便旅客,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和旅客的通關時效。不過,相當一部分意見認為海關屬於「雁過拔毛」,而此前商務部曾經向海關發過諮詢函,對於此種做法表示出不同意見。有了商務部的質疑,公眾更是覺得佔理。
不過,昨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表態,在iPad一事上,支持海關履行職責,認為收稅是海關根據自身職責和當前新情況採取的措施。從質疑到支持,商務部口風的轉變,讓之前還熱熱鬧鬧的討論一下子有點發懵。因為之前的討論,反對海關這種做法的人士大多引用商務部的觀點作為佐證,現在商務部不奉陪了,海關恐怕也不會再騰出精力進行解釋,只管收就是了。對於部委之間點到即止的「較真」,公眾也只好「一聲嘆息」。
此前,商務部和海關在iPad事件上異議的公開化,使得整個社會有可能受益於這種因公開而發生某些改善或改進。事實上,海關側重稅收和打擊走私,商務部關心國際貿易,原本就是各自站在本部門的利益說話,但如果通過爭論而有助於政策制定的透明化和科學化,無疑可以在部門之間,以及部門和個人之間達到利益的和諧。然而,部委不願「吵架」,討論也就只限於討論,甚至最後不過是抱怨一番。
海關徵稅沒有問題,打擊走私也是應有之義,消費者當然希望關稅越低越好,沒有關稅最好,但這顯然不可能,有違國家利益。但iPad千元稅事件迅速成為眾矢之的,就說明瞭徵稅存在不合理的一面。稅收政策必須清楚,不能模糊,比如iPad究竟屬不屬於電腦產品,完全由海關方面自行裁奪,海關說是就是,別人不容置喙,消費者利益並沒有被充分考慮。而「一刀切」的做法更是便利了行政機關,屁股決定腦袋,海關考慮的是通關效率,而個人考慮的則是稅負公平。
誠然,對5000元的完稅價格實行「一刀切」,高於5000元的賺了,低於5000元的賠了,一相抵,海關這邊沒吃虧,至於誰吃虧就管不著了。因此,公眾的不滿,不在於徵稅,而是在於海關的懶政作風。
對於徵稅多少,在著眼於國家財政和宏觀調控的基礎上,如何更大程度地考慮到消費者利益,在打擊「水客」的同時,如何使得消費者的海外購物不至於發展到「裸奔」,都可以在部委之間,行政機關和公眾之間的討論中形成一個更合適的方案。如果在公共政策方面奉行「不爭論」,就可能無益於對政策的「糾偏」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iP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