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發表社會藍皮書指民眾對生活、政府的滿意度都下跌,而他們對物價的承受能力也都減低。社科院表示,如果調控措施未能控制通脹,將會影響社會穩定。而員工自殺事件突顯工會體制不健全。學者分析,腐敗問題和貧富懸殊及百姓很難分享社會財富是關鍵問題。
由於白霧騰貴,本季度城鎮居民對物價的滿意指數,降至11年來最低。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和社會科學出版社聯合舉辦的社會藍皮書發布暨社會形勢報告會週三在北京舉行。社科院社會學所所長李培林表示,勞資糾紛加劇,以富士康員工自殺案為例,突顯勞工工會體制不健全。即使自殺案屢次發生,但當局並未累積處理經驗。他認為,政府、工會及企業之間應加強協商機制。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胡星斗對本臺表示,中國的工會應當多元化及民主化,如果一下子做不到,也可以讓工會組織在財政上獨立於企業:「目前中國已經是在這樣做,當然僅僅是工資上的獨立可能還不夠,因為可能工會的負責人在企業中,他有可能存在著很大的利益,除了工資之外的很大的利益。還是應當從財產隸屬關係等全方位的讓工會負責人獨立。當然要做到這一點是很不容易。」
中國人民銀行調查顯示,本季度城鎮居民對物價的滿意指數,降至11年來最低,有近七成四居民認為,物價高和難以接受。居民對未來物價上漲的預期也加劇,有逾六成一居民預測下季物價再升。另外,有超過七成五的受訪居民認為,樓價過高和難以接受,比率是有數據以來的最高。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副所長陳光金在記者會說,民眾今年對政府及生活整體滿意度均下降,如果持續,將成為社會問題,不排除部分民眾會採取向社會報復等極端行為:「而且時間延續一定的長度,比如說幾年或者兩年、三年都這樣,那就可能帶來社會的不穩定,居民對社會信心的下降」。
胡星斗說,很多食品的價格上漲了百分之二十甚至是百分之五十以上:「人民的收入增長實際上是比較慢的,跟國家統計局統計的數字是不一樣的。中國絕大部分百分之七、八十的就業是在民營企業甚至是個體戶,即使在你國有單位像我們在大學裡面,我們也感覺到好像十年這個收入就沒有什麼增長,然後再加上物價的不斷上漲,遠遠超過CPI所顯示的一個數據。」
中國社科院發表2011年社會形勢藍皮書,
當局指如果調控措施未能控制通脹,將會影響社會穩定。
《藍皮書》指出,物價持續上漲,趨勢需要警惕,特別是對低收入人士造成的影響。胡星斗表示,特別是中西部的農村,他們很多生活費用都是靠相互借貸,如果遇到生老病死,基本上是不怎麼花錢看病,甚至是不治而亡。可能會觸發極端事件:「而且特別是現實生活中腐敗的,貧富懸殊的這樣的現象非常嚴重。那些事是有可能發生的,隨時在某地都可能發生各種極端的事件,而且群體性事件也有可能比過去會更多。」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夏業良認為,預測是有道理的:「過去這些年這個社會的矛盾積累得越來越多,尤其是土地拆遷,強征土地強征房屋造成了一些群體性事件,現在根據官方的一些數字,一年的群體性事件高達二、三萬起,而且群體性事件的定義就是五十人以上才算是,由此可以看出這個社會的緊張度,這樣的一種矛盾衝突是越來越集中。」
夏教授說,這些矛盾主要是由於三十年來,政府只注重經濟發展的速度,但是對於社會所產生的各種由於制度缺陷或者是積累的矛盾所引發的衝突,尤其是利益衝突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雖然很多的會議文件調子提得很高,但是落實的效果很差,最近這兩年也沒看到明顯的改進,無論是‘十二五規劃’也好還是最近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好,就是感覺還是喊口號的比較多,如何落實的路徑我們看得還是不夠清晰。所以我覺得這一切問題如果我們往深裡面講那肯定涉及到政治體制改革和法制體系建立的問題。」
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明年宏觀經濟政策的重點是「防通脹,保民生」,夏教授認為是老調重彈:「我沒有看到多少新鮮的東西,還是老調重彈,這樣的執政方式或者發布規劃的這樣一種方式本身就有很多的質疑,這樣老百姓的參與度本來就很低,最後說出來的東西都是非常大而空的,很難有具體的尺度指標來表明普通老百姓從今後的國家規劃和計畫中會得到怎麼樣的利益的分享。」
- 關鍵字搜索:
- 大陸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