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華夏時報》PK國家發改委

 2010-12-17 11:3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在中國,似乎沒有哪一家媒體敢於公開質疑中共官方權威部門——國家發改委。最近,《華夏時報》似乎要成為第一家敢於吃螃蟹的媒體。一家媒體單挑勢力強大的官方部門,結果會是如何呢?

11號,《華夏時報》刊發了《價格調控困局:食用油企業被逼停產》的報導,《重慶晚報》、《第一財經日報》等多家媒體進行了轉載。

13號,國家發改委網站刊文指責稱,《華夏時報》所報導的「食用油企業大面積停產已現先兆,業內擔心此情況會導致春節食用油供應緊張」,嚴重失實,純屬主觀臆測。

緊接著《華夏時報》14號發表聲明反駁說,上述報導為《華夏時報》記者現場採訪而成,並有相關錄音及文字記錄為依據,對於有關方面聲明該報導「嚴重失實,純屬主觀臆測」的說法不能認同。
 
而《第一財經日報》也同一天在它的網站刊發聲明,指出關於食用油企業停產的新聞真實,還表示,作為一份始終堅持「對時代負責」的報紙,對發改委的有關說法持保留意見。

一般說來,在中國的新聞報導好像從來都是這樣寫的:「某部門否認關於某事的報導」、「某部門稱某媒體的報導嚴重失實」,然後某媒體就要做出深刻反省。而媒體敢於和權利龐大的發改委互發聲明,打起了嘴皮仗,在中國還是頭一次見。

《四川在線》一篇評論文章說,現在在究竟該信媒體和政府之間,中國的老百姓好像也很糾結,好像本該耳通八方的某些政府部門,也不怎麼擔當得起「公信力」這個詞語。

確實,中國每年的國家經濟統計資料與地方打架的現象屢屢成為公眾的笑柄。網上有句笑談這樣說:「中國的新聞,在相關部門出來否認之前,千萬別相信它是真實的。「

就在民眾圍觀這場嘴皮大戰,並稱讚《華夏時報》給力時,15號,事態風回路轉,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

《華夏時報》再次發表聲明,承認報導有失偏頗,並且對因此引發一些社會誤解和不利影響,表示歉意。

聲明中還表示,要貫徹落實中央管理通脹預期的精神,維護市場穩定,進一步做好報導工作。

圍觀的網友說,看來《華夏時報》還是輸給了「一切為了穩定」。
 

来源:新唐人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