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史實:封殺百姓言論機會的暴政不長久

成語典故: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2011-01-17 20:4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5
    小字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出自《國語.周語上》。

西周時期,周厲王殘暴無道,還不許百姓講話。他為了控制社會上的言論,從衛國請來巫師,藉助巫術去偵察人們的竊竊私議,發現了後就來報告,立即殺掉。這樣一來,人們都敢怒而不敢言,路上見面,只好以目示意。鎬京城內,一片恐怖氣氛。諸侯也不來朝拜了。厲王三十四年,厲王更加嚴苛,國人沒有誰再敢開口說話。厲王見此非常高興,告訴大臣召公說:「我能消除人們對我的議論了,他們都不敢說話了。」

召公見厲王如此倒行逆施,便向他進諫。召公說:「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啊。水蓄積多了,一旦決口,一定會傷害許多人;不讓民眾說話,道理也是一樣。所以,治水的人開通河道,使水流通暢,治理民眾的人,也應該放開他們,讓他們講話。民眾把話從嘴裡說出來了,政事哪些好哪些壞也就可以從這裡看出來了。好的就實行,壞的就防備這個道理,就跟大地出財物器用衣服糧食是一樣的。民眾心裏想什麼嘴裡就說什麼,心裏考慮好了就去做。如果堵住他們的嘴巴,那能維持多久呢!你還是改變一下做法吧。」但是厲王根本不聽勸阻,繼續一意孤行。

在天災、人禍的雙重折磨下,厲王三十七年(公元前842年),在小領主共伯和的領導下,周朝爆發了聲勢浩大的武裝起義。不可一世的暴君厲王,被國人暴動嚇破了膽,逃奔到彘(zhì,今山西霍縣),結束了其殘暴的統治。厲王在外住了十四年而死。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意思是堵住人們的嘴巴,要比堵住水流更厲害。後比喻壓制言論的危害。

縱觀中外歷史,凡是壓制言論的君主最後的下場都是可悲的。人們的言行可以暫時被暴政的機器控制,但自由的意志是永不可被剝奪的。強權和暴政縱然使出了渾身解數控制言論,掩蓋真相的傳播,但情勢的發展卻不以其意志為轉移,越來越多的人敢於放言,越來越多的人終究會知道真相,不知這樣的歷史典故可以帶給今天的我們怎樣的借鑒呢?

来源:道德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