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熙熙,皆為利來,股市攘攘,皆為利往,然而,為什麼大多數人在股市會虧錢?筆者認為,主要是由以下幾方面原因造成的。
客觀因素:大多數人虧錢少數人賺錢是股市發展的必然
我們知道,股市是由許許多多上市公司與形形色色的投資者構成。就投資者的構成方面,QFII、保險公司、基金公司、券商、私募等屬於實力相對較強的機構投資者,而更多的是千千萬萬能力相對較弱的個人投資者,每個投資者所擁有的資金大小不同,所持有的投資理念也不一樣,獲取信息的能力、途徑都有所差別,因此所形成的綜合投資能力千差萬別,在此基礎上就形成了一個金字塔形分布的食物鏈結構:上市公司即股票的發行人、少數投資能力最強的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處於金字塔頂端,人數最多投資能力也最差的投資者位於金字塔底端,中等投資能力的位於金字塔中間。而在眾多的上市公司當中,具有持續的核心競爭優勢與成長性的上市公司畢竟是少數,相對於如此眾多的投資需求來講,就成為競相爭搶的稀缺資源,因而,無形之中就形成了「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黃泥」的食物鏈式投資競爭態勢,結果只能是弱肉強食,優勝劣汰。
主觀因素:綜合投資能力欠佳,不能保持盈利,這是虧損的根本原因
筆者認為主觀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看不清。首先是看不清上市公司的好壞,不清楚哪個公司好哪個公司差,哪個公司值得投資哪個公司不值得投資。
二是等不及。多數投資者買了股票以後心裏總是急得很,一心急著發財,總嫌自己的股票漲得慢,天天盼著騎黑馬,因為等不及所以就頻繁換股操作,到頭來才發現自己曾經騎過的慢牛給扔了,最終卻也沒騎成黑馬。
三是管不住。不成熟的投資者總是患得患失,管不住自己的情緒。首先是「怕」,漲了也怕跌了也怕,漲一點就趕緊賣,怕利潤回吐,跌一點更怕繼續下跌;其次是「悔」,買進股票以後沒漲反跌,後悔難過,賣出股票以後沒跌反漲,同樣後悔不已,心裏總是有一個「賊」在作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其實大多數人的虧損正是投資者自身的盲目以及情緒化造成的。巴菲特說過,「投資要用大腦而不是腺體」,巴菲特的導師格雷厄姆同樣認為「投資者最重要的問題以及最大的敵人可能就是他自己。」只有認識自我,戰勝自我,才能做到「心中無敵,則天下無敵」。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為什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