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佛的傳說(圖)
(樂山大佛位於峨眉山以東31公里的樂山市,又名凌雲大佛,為彌勒坐像,是東山最著名的景觀。(網路圖片)
釋迦牟尼佛在給他的弟子講法時,談到了過去佛、現在佛和未來佛。釋迦牟尼是現在佛,原始六佛是過去佛,而未來佛,則是彌勒佛。未來佛是要到末法末劫的時候,下世救度眾生去未來世界的佛。在歷史上的道家中,也多次談到過彌勒,稱之為彌勒教主或上上祖,是傳末後道救度眾生之大道覺者。那麼,彌勒佛何時會下世呢?佛經中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說有一個魔王波旬,要亂釋迦牟尼佛的法。釋迦牟尼佛說,你亂不了,因為我的法是正法。魔王說,我現在亂不了,因為你的法太正,但等到了末法時,我將派我的徒子徒孫,穿上你的袈裟,坐到你的寺廟裡去,亂你的法!釋迦牟尼佛聽完眼淚就流下來了。明代的劉伯溫也曾說到未來佛祖的降世,說那時天上天下的眾神,都在無邊大劫之中。從歷史的記載和各種傳說中看,彌勒佛都是眾生在未來得救的惟一希望。
未來佛也稱彌勒佛,藏語謂「強巴」。彌勒為梵文Maitreya的音譯簡稱,是「慈氏」之意。據說此佛常懷大慈悲之心,《阿彌陀經疏》中說:「或言彌勒,此言慈氏。由彼多修慈心,多入慈定,故言慈氏,修慈最勝,名無能勝。」
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佛說他的弟子阿逸多(即無能勝),將修成彌勒佛。阿逸多出生於古印度波羅奈國一個婆羅門家庭,後隨釋迦佛出家,成為佛弟子。他在釋迦圓寂涅槃之前,便先行去世。釋迦曾預言,他離開此世間後,將上生兜率天宮,在那兒與諸天演說佛法,在很多年後,他要從兜率天宮下世救度眾生。
歷史上記載,布袋和尚契此也曾修成彌勒佛。據《宋高僧傳》記載,契此是五代時明州人,又號長汀子,經常手持錫杖,杖上挂一布袋,出入於市鎮鄉村,在江浙一帶行乞游化。他身材矮胖,大腹便便,言語無常,隨處坐臥,與人言吉凶頗為應驗,能預知晴雨,「天將雨,即著濕布鞋;亢旱,即曳木屐。居民以此為驗」。因他總是負著一個布袋,故被稱為布袋和尚。他常在人前把布袋裡化緣來的什物,一古腦兒地傾倒地上,對圍觀的人們叫道:「看!看!」曾作歌曰:「只個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縱橫妙用可憐生,一切不如心真實……萬法何殊心何異,何勞更用尋經義」。他坐化於明州岳林寺一塊磐石之上,圓寂前留下一偈:「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由此,後人便認作他是彌勒轉世,為他建塔供養。此後,江浙一帶逐漸按布袋和尚的樣子,塑成袒腹大肚、喜笑顏開的笑口彌勒像,並安置於天王殿中,令人一進山門就有一種皆大歡喜的感覺。其實,釋迦牟尼曾多次提到過未來佛,說末法時法輪聖王(一譯轉輪聖王或金輪聖王)將下世為彌勒佛,救度眾生去未來。因大福德力故,其時感得優曇婆羅花開。
彌勒佛在歷史上深受敬仰。唐代三藏法師玄奘,因師傅印度那爛陀寺戒賢法師,夢中得到彌勒佛及兩位菩薩的點化,苦等三年收玄奘為徒,故一生嚮往彌勒淨土。《大唐故玄奘法師行狀》曰:「法師從少以來,常願生彌勒佛所,及游西方,又聞無著菩薩兄弟也願往生兜率,奉侍彌勒,並得如願,具有記驗,蓋增克勵。自製玉花,每因翻譯,及禮拜之際,恆以願上升兜率陀天,見彌勒佛。」他在將圓寂涅槃之時,不斷持湧彌勒名號,並矚其弟子齊念彌勒如來,祈求往生兜率內院。玄奘的弟子窺基大師,唐朝的著名詩人白居易,也都發大願去彌勒佛的世界。
彌勒佛像在五代、宋以前,主要有菩薩形和如來形兩類,分別根據《彌勒上生經》和《彌勒下生經》所創作。菩薩形的彌勒像,主要表現彌勒菩薩在兜率天宮為諸天說法時的形象,菩薩裝束,兩腳交叉而坐,或是以左腳下垂,右手扶臉頰的半迦思維形;而如來形的彌勒像,則與釋迦佛的造像沒多大區別。從北魏開始,中國出現了佛裝的彌勒佛像。
世上最大的彌勒木雕像,在北京雍和宮萬福閣(又稱大佛樓)內,高十八米,埋入地下部分八米,總長二十六米,由一根完整的白檀香木雕成。最大的石雕彌勒佛像,是四川的凌雲大佛,佛像依斷崖造成,立於四川樂山市岷江東岸凌雲山上,世稱「樂山大佛」,高七十一米,肩寬二十八米,臨江端坐,相好莊嚴,比例勻稱,氣魄雄偉,是世界上第一石刻坐佛像;最大的銅製彌勒佛,是西藏札什倫布寺中的強巴佛。至五代以後,在江浙一帶的寺院,逐漸開始出現笑口彌勒佛的塑像。杭州靈隱寺前的飛來峰上,有一尊倚坐於山崖的彌勒佛像,光頭現比丘相,雙耳垂肩,臉上滿面笑容,笑口大張,身穿袈裟,袒胸露腹,一手按著一個大口袋,一手持著一串佛珠,看著前來遊玩進香的人們,一幅樂呵呵的樣子。很多寺院的彌勒殿,還挂有這樣一幅對聯,上寫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茫茫世人,有多少可笑之人呢?
大肚者,大慈悲、大忍也。
- 關鍵字搜索:
-
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