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溥的《唐會要》中記載了端午節唐太宗的一個小活動,說:(貞觀)十八年五月,太宗為飛白書,作鸞鳳蟠龍等字,筆勢驚絕。謂司徒長孫無忌、吏部尚書楊師道曰:「五日舊俗,必用服玩相賀,朕今各賜君飛白扇二枚,庶動清風,以增美德。」唐太宗端午節不吃粽子送扇子,這裡邊肯定有文章。
宋代的高承在《事物紀原》中考證說:「推舊俗之語,則知端午之以扇相遺,自唐太宗始也。」可見,「端午贈扇」是唐太宗李世民發明的,他豐富了端午節的內容,並且使這個小發明在後來的很多地方演變成了一個民間習俗。人們普遍認為,唐太宗當初在端午節給大臣贈扇子,大概有兩個目的,一是天熱了,送把扇子好讓大臣償煽風涼快;二是扇子是菖蒲做的,菖蒲能殺毒,送扇子能驅不祥。這是唐太宗的初衷還是一個誤解呢?
從《唐會要》的記載看,當時的端午節贈送禮物是一個普遍現象,而唐太宗在貞觀十八年只不過選擇了扇子當成禮物送給了大臣。如果說贈扇僅僅是為了讓長孫無忌和楊師道涼快和殺毒,那麼唐太宗為什麼還要用「以增美德」囑咐之呢。看來,那一次的端午節送扇子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一定有更加深層的含義寄託其中。
扇子與美德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回事,它們之間能有聯繫嗎?從史料記載看,其實贈扇並不是唐太宗的發明,《晉書·袁宏》中就記載了袁宏出任地方官時,謝安就贈了一面扇子,「臨別執其手,顧就左右取一扇而授之曰:‘聊以贈行。’ 宏應聲答曰:‘輒當奉揚仁風,慰彼黎庶。’時人嘆其率而能要焉。」謝安通過贈送一把扇子,希望袁宏給當地老百姓送去仁義之風。可見,古代的贈扇不只是為了涼快和殺毒,其實包含了勉勵、希望和寄託,並且大多和弘揚「仁義」等古風有聯繫。仁義,這不正是傳說中的美德嗎?
當時的唐太宗有一個業餘愛好,就是特別熱衷傳而久之的書法「飛白書」。這種書法是漢朝文學家蔡邕發明的,他從工匠用掃把蘸石灰刷牆得到啟發,獨創了黑中隱白的筆道,這就是「飛白書」。唐太宗習練這種書法達到了很高的境界,《書史會要》有「太宗善飛白,筆力遒勁,尤為一時之絕」的評價。由此推測,端午節時唐太宗送給長孫無忌和楊師道扇子,重要的其實不是扇子,而是扇子上的飛白書,這實際上寄託了唐太宗對大臣弘揚古風、以增美德的希望,而不是人們所想像的只是為了降溫和殺毒。
這一推測與唐太宗貞觀十八年前後的舉動相當吻合。唐太宗是一個愛讀書的人,他從古代書籍中尋求治國良策,同時反思自己的言行。貞觀十八年前後,他常常用古代的精典和大臣們辯解,很多時候讓大臣們不知所出,無言以對。《資治通鑒》曾說:上好文學而辯敏,群臣言事者,上引古今以折之,多不能對。唐太宗豐厚的文學功底和旁證博引的雄辯口才,常常讓很多大臣下不了台階。
散騎常侍劉洎為此還特別上書勸諫,反對唐太宗引征古事以排解眾議,希望他不要為了個人興趣愛好而自傷身體。唐太宗書寫飛白書答道:「沒有思考則無法治理臣下,沒有言語則無法表述思慮,近來議論國事,過分煩苛,高傲輕視他人,恐怕即由此產生,至於心神,則不是由此勞頓。如今聽到你的直言,當虛心改正。」
這雖然是一個唐太宗知錯必改的精典故事,但也說明貞觀十八年前後,唐太宗的確非常重視古代優秀的傳統文化,並且率先做到了學以致用。他之所以常常引用古代精典,其實就是希望能在大臣們中傳承下去。如果再向深處理解,唐太宗贈扇並不僅僅是希望大臣們繼承傳統的書法藝術,而是繼承古代風俗中的各種精華。
如果這樣推測,唐太宗所說的「庶動清風」中的清風二字,其實有著兩重含義,表面是「清涼的風」,引深理解就是清風的另一個意思「清慧的風化」,用白話說,清風就是指古代優秀的風俗文化,這與「以增美德」四個字是前呼後應的,也是一語雙關的。
北宋著名詞人晏殊在《飛白書賦》中用「分賜宰弼,渙揚古風」八個字,一語道破天機,說明唐太宗贈送大臣親筆書寫「飛白書」的扇子,其真實目的和初衷,就是希望大臣們弘揚古代優秀的傳統文化,提高個人的道德修養。至於後來民間風俗中「端午贈扇」演化出來的「辟邪、涼快」等含義,只有用「移風易俗」來解釋了。如此一說,唐太宗的「端午贈扇」真是高雅而富有內涵,而民間這一習俗的含義倒是顯得通俗而更加實用。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唐太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