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其仁:追溯中國通脹的根源(圖)
通貨膨脹已成為當下中國的首要話題之一,也幾乎人人都能給出一番解釋,例如貨幣超發、「輸入性通脹」、「結構性通脹」等等。但6月10日,在青島舉辦的FT中文網國際金融高峰論壇上,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周其仁教授,卻對中國通脹成因做了一番別有新意的解讀。
周其仁認為,可通過兩個角度認識通脹,一個是物價角度,一個是貨幣角度。物價角度觀察通脹,只能看到現象,最終找不到根源和解決辦法,相應地,如果以管控物價作為應對通脹的措施,最後不但不會實現效果,還會顧此失彼。他引用已故美國經濟學家米爾頓•弗裡德曼的話說,通脹是一種貨幣現象,應該從貨幣的角度來認識,也應通過貨幣的途經解決。
也許是因為別國經驗過於遙遠,周其仁直接用中國經驗做例證——20世紀60年代初陳雲治理通脹的歷史。當時受「大躍進」影響,中國貨幣投放過多,陳雲的解決辦法是以「伊拉克蜜棗」、高檔糖等商品供應市場,回收過量貨幣,解決通脹。「這說明,不論是什麼制度,貨幣和物價的聯繫是很穩定的,這為我們今天如何處理通脹提供了思路,」周其仁說。
那麼,央行為什麼、在什麼情況下會多發貨幣呢?周其仁認為,在1995年《中國人民銀行法》通過前,央行超發貨幣的主要原因,就是央行常常被迫向財政透支。1995年,朱鎔基進行整頓,再也不允許通過基礎貨幣供應來解決財政不足問題,中國貨幣才走向穩定。
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老問題解決了,新問題又來。對外開放後,中國利用勞動力和資源成本低的優勢,大量出口,中國要利用這個優勢,保持出口導向政策,就希望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但如何在匯率穩定的同時保持人民幣幣值的穩定?「這兩年的挑戰和衝突就是這麼來的,」周其仁說。
要保持匯率穩定,央行就不得不動用基礎貨幣來干預外匯。「在某種程度上,匯率制度變成了中國的發鈔制度,」周其仁說。正是由於這個理由,他將演講的標題定為《貨幣是一種制度安排》。因為制度性原因,央行不得不以基礎貨幣來維持匯率穩定,於是通脹就無法避免。而要解決這個問題,不是要讓人民幣大幅升值,而是要改制度。周其仁認為,本質上是要通過財政解決,「把真金白銀放進去」,而不要用基礎貨幣。
周其仁說,「人民幣幣值穩定和人民幣匯率穩定之間,如何做好權衡,希望能在‘十二五’期間解決此問題,解決方式可以漸進,但一定要解決,因為幣值對所有人都有影響。」他還略帶諷刺地說,解決方法之一是財政發行「穩定匯率債」,「尤其要讓那些反對人民幣升值的人多買」。
在周之前的演講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也提到,匯率已經成為中國經濟許多矛盾的一個集中點。而周其仁邏輯嚴密的推理,則引出一個重要的問題:如果政府的兩個目標(促進出口和抑制通脹)的實現手段發生衝突,應該如何抉擇,應當將哪些利益、或者哪些群體的利益置於優先考慮地位?這是周其仁的演講帶給聽眾的最大思考,或許也值得決策者深思。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關鍵字搜索:
-
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