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外媒:動車追尾傷亡重,政府禁聲民怨升(圖)

 2011-07-26 21:34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溫州7.23動車追尾事故現場

7.23發生的中國溫州動車特大交通事故,已經導致至少39人死亡,200多人受傷。這一中國高速列車出現的最為嚴重的傷亡事故,引起中國民眾極大關注。但海外媒體報導,北京宣傳當局決定,要嚴格按照中央統一精神和部署來報導這次中國動車有史以來最慘痛的傷亡事故。

*鐵道部解釋難平眾怒*

中國高速列車上星期六在溫州出事後,中國鐵道部星期一舉行了記者會,發言人王勇平不斷解釋,並堅持說死亡人數為35人,但難以平息包括一名倖存記者在內的媒體質疑和怒火。很快,中國各媒體都在報導不同數字,大多報導有39人喪生。新華社25日報導,已有40人死亡。

這次動車出事傷亡如此慘重,引起中國民眾的極大關注。在網際網路新聞網頁、微博和論壇,關注的帖子如雪片飛來。但是,中國體制內媒體大多沒有給予相關報導。

*祝華新:體制內媒體關心什麼?*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7月24日)發表資深新聞工作者祝華新的文章題目是:到了用網路倒逼改革的時候了。文章批評「體制內媒體」說,「與網際網路的迅速全方位報導相比,體制內媒體表現尷尬。一些全國報紙7月24日對前一天的3個熱點新聞(溫州動車追尾、賴昌星引渡回國、挪威暴力事件)在首頁全部付諸闕如。」

*傷亡?上將?中日報導大不同*

7月24日星期日的日本四家大報《讀賣新聞》、《每日新聞》、《產經新聞》、《朝日新聞》頭條都是中國動車事故。而中國幾家大報《人民日報》、《經濟日報》、《光明日報》、《解放軍報》都是胡錦濤晉升上將。

*新聞教授:到了用網路倒逼改革的時候了*

中青在線祝華新的文章援引武漢大學傳播學教授瀋陽在微博點評說:博友和傳統媒體最早報導隔40分鐘,提示微博原生態報導的「黃金1小時」優勢;微博是「網路人民大會堂」,關注角度豐富,從救援情況、尋人、民眾的高尚,到事故真相、歷史舊賬、問責等,「到了用網路倒逼改革的時候了」。

*中宣部:輿論一律*

中國主要媒體在報導重大新聞時都由中宣部嚴格監管,經常要求「輿論一律」。

據路透社報導,高鐵動車追尾事故發生後,中宣部第二天對發出指令,限制對這場災難的報導。

中宣部要求媒體以「大災面前有大愛」為主題報導此事,「不質疑,不展開,不聯想」。中宣部還要求媒體不要調查事故原因,並提醒記者報導此事應以官方信息發布為準。

路透社說,中國官方媒體記者證實確有這樣的指示。

前北大新聞傳播學者焦國標曾發表《討伐中宣部》一文說,遇到「重大事件」中宣部往往不下文件就靠打電話給各中央媒體就可以「搞定」。

*國際記者聯盟:廣東宣傳部鉗制輿論*

國際記者聯盟星期二發表新聞稿,對中國廣東省宣傳部門新聞審查表示非常關切。新聞稿說,廣東記者消息來源說,廣東省委宣傳部下令本地記者從溫州動車事故現場撤回。

新聞稿說,這些媒體包括羊城晚報、廣州商報、二十一世紀傳媒、廣州日報、信息時代、南方電視臺。國際記者聯盟新聞稿援引這位南方記者的話說,去年8月24日,黑龍江伊春空難,42人死亡,54人受傷,當時,廣東宣傳部也下令廣東記者撤回。

*交通事故後先「掩埋車頭」?*

這次特大火車事故是星期六晚上發生的,鐵道部黨組星期天就撤銷了主管溫州段的上海鐵路局長龍京、黨委書記李嘉、副局長何勝利三人職務。馬上就有網友質疑:黨組可以撤銷黨委書記職務,部長才能撤銷局長職務。

另外,有關當局還命令,將斷裂摔下橋的動車頭「就地掩埋」,讓許多網民非常不解。好多網民質疑,出了交通事故,保留現場還來不及,為何要「掩埋」重要人證物證?

中國國務院07年6月溫家寶簽署通過的《鐵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條例》24條規定:「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妥善保護事故現場以及相關證據,並在事故調查組成立後將相關證據移交事故調查組。因事故救援、盡快恢復鐵路正常行車需要改變事故現場的,應當做出標記、繪製現場示意圖、製作現場視聽資料,並做出書面記錄。 」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事故現場,不得偽造、隱匿或者毀滅相關證據。 」

這個條例規定:死亡30人以上的鐵路事故為「特大交通事故。」

*賀衛方吁成立人大特別委員會調查*

26日上午, 中國知名法學家北大賀衛方教授發微博文說:2003年孫志剛事件發生後,我與學界四友曾呼籲啟動憲法71條特別委員會,但泥牛入海。溫州特大事故震撼人心,鐵道部自家調查難以服眾,動車與高鐵之發展速度及技術可靠程度令人憂慮。再次呼籲全國人大常委會緊急設立特別委員會,對事故本身及上述事項進行調查聽證,以答國人。

廣州中山大學退休歷史教授袁偉時也發表微博文說:「賀衛方提出人大獨立調查動車追尾和塌橋事件http://url.cn/1Icklg非常正確!善治從建立良好的制度開始。在中國,強化人大的作用,真正實現法院獨立審判,加上公民衝破阻力正在行使的表達權和監督權,是走向法治社會的第一步。這些都是官家的承諾,可以穩步推動社會前進,有什麼理由不能做?

来源:美國之音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