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死難者家屬溫州遊行促徹查 高檢派員調查(圖)

 2011-07-28 04:4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7
    小字

一百多名溫州「和諧號」列車死難者家屬星期三早上到火車站示威,要求當局徹查事件,又向鐵道部遞交信息公開申請書。公安及特警在場戒備。家屬表示,最不滿的是工作組只跟他們談錢,不談真相,令他們傷心。此外,最高人民檢察院有關負責人確認,已經派員前往溫州調查事故。


溫州「和諧號」遇難旅客家屬在火車站拉起橫幅。(網民上傳新浪微博)


「和諧號」遇難者家屬在示威現場批評政府的處事方式。(網民上傳騰訊微博)

7月23日發生的「和諧號」撞車事故導致兩百多人死傷,一百多名難者的家屬,週三早晨遊行到溫州火車站示威,要求當局徹查事件。家屬們拉著寫有「還‘7.23’災難真相的」橫幅,手捧遇難親人的照片,走入火車站候車區,他們要求政府徹查事件。也有家屬要求鐵道部安撫他們的小孩及老人。公安及特警在場戒備。

遇難者林驍的家屬不滿當局對事故的處理,他在示威現場對記者說:「這就是政府所做的事情,忽悠(欺騙)我們。最不滿的是他不跟我們談真相,不跟我們談事情原委等等。賓館裡面跟我們談錢,我跟你談錢嗎?好像我們就是來要錢來了,他那意思就是人都死了,結果就是錢,多傷我們的心!」

也有示威者說,鐵道部在事件中躲躲閃閃,沒有必要,應對家屬交代清楚。家屬說,上海鐵路局副書記和家屬當天進行了談判,家屬提了包括徹查事故原因;安撫死難者家屬等四點要求,但獲得的答覆均是在調查,會改進,在研究。最後家屬要求該書記留手機未果。家屬認為鐵路局毫無誠意。下午三點,家屬散去。其後通過快遞公司向鐵道部遞交信息公開申請書,申請公布7月23日,溫州動車追尾事故遇難者與受傷者名單。依法律規定,鐵道部必須在收到申請後15工作日內答覆。

而溫州警方公布了「7.23」火車事故第二批死者名單,共有7人,至今39名死者中,已公布了35人的身份。部分死者家屬不滿當局說,盡早簽署賠償協議,可酌情獲得額外數萬元獎勵,認為這樣與買賣沒有區別。

死者家屬蘇先生告訴記者:「他說你在三天裡面簽合同給你50萬,假如三天你不簽合同的話就剩下45萬了,他說這5萬是給你的獎勵。他這樣說,如果你不簽合同的話,不按國家規定處理掉的話,說不定最後就剩下45萬。」

蘇先生說,工作組向他再三強調,五十萬元是國家的賠償標準:「現在他說這是國務院國家的標準。我說,我上有70歲的老太婆,下有8個月大的小孩,以後靠誰來生活?一般都是老公賺錢過來給老婆養兒女,這是職責,這是做人的基本。那些人走了,他們的兒女誰來養?這些生活經濟來源一定要考慮清楚一點。」
記者:他們怎麼說呢?
回答:他們說這些都是國家規定的50萬。身為國家也要為農民考慮,是不是?
記者:他的意思就是你不聽也要聽?
回答:嗯,對,對,就是這樣子的看法。

湖北網路作家劉逸民批評當局的做事方式:「這次賠償簽協議,簽的早的賠50萬,簽的晚就陪45萬。這明顯是把善後當成一種買賣來做,而且這個事故即使高鐵質量有問題,但是也不應該出現這樣的事情,因為畢竟是追尾,所以這個事故不僅僅是高鐵自身的質量問題,也跟鐵道系統管理能力低下有很大的關係,徹底破壞了鐵道部這些人說的中國的動車、中國的高鐵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神話。」

當局也宣布,出事現場已經完全清理,之前埋下的火車頭殘骸,已經挖出運走,送往溫州南站附近的車廠。據報,最高人民檢察院有關部門負責人則確認,已經派人前往溫州調查事故。

對此,劉逸民認為:「事實上在中國這種體制下,自己部門調查自己部門也不可能調查出什麼真相來。檢察院介入,我想這個可信度比鐵道部門自己調查自己可信度要高,但是因為這個事情鬧的這麼大,檢察院也不一定能調查出真相來,很有可能中央高層都會把這個事壓下去,讓真相永遠沉沒在憤怒的輿論下。」

而熟悉火車運轉情況的網友在設法還原事件經過。也有網民將鐵道部發言人陳勇平早前接受央視採訪的錄像呈現給觀眾,陳在訪談中,聲稱中國的列車如何先進,如何安全等。

北京學者胡星斗表示:「過去我們居然還聲稱中國的動車在制動技術方面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花了很多的時間研究制動技術,我們的防雷的技術,現在看來都是不到位的。我想鐵道部的官員要真正的本著以人的生命為本的理念去整改,而不是把人民的生命作為實驗,然後來開展他們龐大的動車以及高鐵。」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