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又現事故!鐵路出事故成必然?

 2011-07-29 00:4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4
    小字

【看中國記者章若琳綜合報導】7•23動車追尾事件官方公布39人死亡,逾百人受傷。今日(28日)又傳出鐵道部不顧乘客安危,持續對外銷售已塌方路段的車票,且被爆工作人員態度惡劣。鐵道部在7•23事故的處理方式和態度遭外界嚴厲批評,加上近日高鐵仍頻出狀況,媒體指出是鐵道部的體制和管理的虛弱。

鐵路事故頻出 鐵道部引發民怨

據國內媒體報導,25日晚山東威海乳山遭暴雨襲擊,部分鐵路路段出現塌方,但直至27日,鐵路部門未主動向公眾通報鐵路路況,並繼續銷售開往威海的車票,多個車次的乘客被困乳山站近5個小時,且沒有任何一名工作人員主動出面解釋,民眾抱怨等待期間未提供食物和水,甚至因想下車通風而遭惡語和拳腳相向。一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乘客表示,出現問題後,鐵路部門首先不是為乘客著想,而是想「矇混過關,實在是讓人心寒。」

回顧高鐵近一個月來,同樣狀況連連:京滬高鐵7月1日通車後,故障停駛事件頻傳,至少有5起故障被曝光;25日京滬高鐵定遠附近又發生供電設備故障,造成20餘趟列車晚點。據財新網統計,去年以來,武廣高鐵也至少有三起故障。

動車事故反映鐵道部體制和管理弊病

據臺灣媒體旺報分析,自「723」動車事故發生後,鐵道部的傲慢自大、視人命如鄙屣的處理方式,完全激化了大陸民眾及媒體的巨大怒火,而中宣部也壓不住大陸媒體的憤怒。報導指出,理應該為鐵路公司的監管者的鐵道部,卻是球員兼裁判,可自發行政通知,一切利益在體制內部分配,這一切運作都來源於「後臺夠硬」的鐵道部原部長劉志軍在位期間「堅守」所有有關鐵道部門的核心利益。

人民網27日報導提到,劉志軍曾在上海鐵路局去年召開的一場座談會上透露,高鐵技術已「由追趕者變為引領者」;2007年4月18日,鐵道部總工程師何華武接受央視採訪時宣稱:我國動車不會追尾。正因相關單位對高鐵技術的自負,在先進技術中產生漏洞或隱患,很難避免血的慘劇,而如今723動車追尾慘劇和頻傳的高鐵事故,更反襯出管理的虛弱。

報導中提到,7.23事故中前後列車調度系統的指令傳送,其有效性還比不上普通電話通訊,致使後車司機直到看到前車才採取制動;事故發生後,有關方面急於恢復通車,緊急掩埋車體,影響事故原因的徹查和列車系統的改進,也說明瞭應急管理機制的不科學、不完善。

不僅如此,該報導指出,事實上在管理電力系統、調度系統、空調系統方面,或有些預防和應急處置措施無須太多技術含量,但一味強調技術的相關單位卻未在基本的因應管理上下功夫。例如,同濟大學鐵道與城市軌道交通研究院孫章教授曾建議:在封閉車廂內安裝可開式車窗,供緊急情況下使用,可以避免5月9日通風系統失靈導致乘客熱暈。

英媒呼籲鐵道部進行改革

英國《金融時報》評論,中國或許已經披上了現代工業經濟的華麗外衣,但它還沒有發展出與之配套的治理機制,也沒有西方社會具備「糾錯」機制,而中國政府迄今仍不願推動這類機制,這起事故也讓人們對這些投資的效率產生了懷疑。

英國《金融時報》知名評論員葉檀更進一步指出,7•23動車事故顯示最先進的高鐵系統卻配備全球落後的管理系統──「鐵路部門出事故是必然的,不出事故是奇怪」。同時也折射了體制弊端,中國的工程建設體制是最糟糕的行政集權下的局部市場化。葉檀呼籲,應盡快拆分鐵道部門,讓鐵道部變成鐵監會,成為徹底的監管者,下屬鐵路公司、投資公司、設備公司成為徹底的市場主體,才能正本清源。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