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大陸紀念辛亥革命百年 避談「民主共和」

 2011-09-19 23:1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距離今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百年的大日子還有僅僅三週時間,中國大陸官方在國內和海外僑界組織的紀念活動已經陸續展開,配合這個大日子,中國拍攝了有關的歷史故事影片,準備了多台大型文藝演出,中國各地,凡是與辛亥革命歷史沾邊的地方都舉辦不同形式的紀念活動,講演會,展覽等等。人們看到:在100年這麼長的時段過去後,辛亥革命終於以某種中國大陸特有的形式進入國人的集體歷史記憶之中。但令人遺憾的是:100年後的今天,熱熱鬧鬧的紀念活動充斥中國各地和海外,淹沒了對辛亥革命精神理想的思考和追問,避談「民主共和」精神成為不成文的規矩。

避談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精神

一個世紀之前爆發的辛亥革命結束了在中國延續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但「民主共和」的精神不僅在中國大陸尚未得到彰揚,連紀念辛亥革命100週年的很多座談會也對「民主共和」的精神避而不談,或者只能有心照不宣的暗示。比如近日在武漢舉行的黃埔論壇武昌首義座談會,據相關報導:這個座談會宣稱「辛亥革命精神是實現國家和平統一的強大精神力量」是與會各方的共識。但卻沒有點明辛亥革命精神是什麼。

海外華僑界在中國駐外使館組織的紀念活動仍然墨守成規,一般將此作為又一次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機會,僅僅使海外年輕一代願意反哺於祖籍國。忽略淡化辛亥革命中,海外華人為推翻專制皇權而發揮的歷史作用。

張鳴教授提醒反思百年前未能和平轉型的中國歷史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政治學系教授張鳴,在辛亥革命百年前出版了《辛亥:搖晃的中國》一書,是少有的呼籲對辛亥革命進行反思的學者。他說:紀念辛亥革命「不是僅僅搞個慶典、開個會、吃頓飯、搞個講話甚至建一個廣場就完了。」 張鳴教授對辛亥革命前,清朝進行政治改革預備立憲的歷史進行深刻研究,提醒人們注意反思100年前的中國未能進行和平轉型的那段歷史。

汪朝光教授:民主共和體制必將代表世界發展潮流


在辛亥革命百年紀念到來之際,《中華民國史》(全36冊)由中華書局一次全部出版發行,可說是中國歷史學研究和民國史研究的一件大事。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幾代科研人員歷時幾十年,匯聚國內多家單位民國史研究的老中青研究者,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完成編纂。據《中華民國史》主編之一、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長汪朝光的介紹,這本書對中華民國史上的諸多敏感問題,特別是抗戰時期的國共關係,都有客觀的評價。對於辛亥革命的意義,汪朝光教授對中國媒體明確表示:辛亥革命是一次劃時代的革命運動。在辛亥革命以後,任何人想在中國當皇帝都不可能了,皇權觀念已經被人民徹底拋棄,「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封建君主專制的體制是不利於中國進一步發展的,而民主共和的體制必將代表了世界發展的潮流。所以孫中山先生才說「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瀟湘晨報》「辛亥革命100年特刊」事件


最後應該提到的事件是湖南《瀟湘晨報》事件,因在「辛亥革命100年特刊」中,刊登了批判清政府的文章——《清王朝垮臺前,愛新覺羅利益集團已丟盡了它的臉》,《瀟湘晨報》而在去年11月就受到上級「有關部門」點名批評,這份刊物的總編輯劉劍遭到「免職,執行總編輯龔曉躍被調離。《瀟湘晨報》本來準備由7、8名記者集體撰寫這個專題,從2010年初開始策劃、蒐集相關資料,準備從當年10月25日起每週1期,一直出到2011年辛亥革命100週年紀念日的10月10日,總共50多期。但僅僅出到第二期就被停刊。

這一事件表明: 100年後,辛亥革命的精神離中國大陸既可說是近在咫尺,又遠在天邊。這也令人想起孫中山的遺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来源:法廣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