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香港來加拿大 這是我最正確的選擇
自幼生活在祖國的大西北,那裡氣候乾燥,冬暖夏涼,日照時間長。後來嫁到香港,到了一個潮濕、悶熱無冬天的地方。每年四月清明節後,香港一天天熱起來。稍微一動,渾身是汗!不單是這樣,最要命的是潮濕,空氣中到處是水氣,所有的東西摸上去都潮乎乎的,被子蓋在身上發沉。悶再加上熱,身體的感覺是又臭又黏,只有開空調才會好過一點兒。過了五月,已經晝夜離不開空調。走在路上,汗如雨下。
在這種天氣下買菜、煮飯簡直是受罪。餐廳、商場、公交車,每個地方都開足冷氣,一身熱汗往涼處一鑽,再喝一杯帶冰塊兒的飲料,初時是舒服,舒服完了後患無窮。傷風、鼻敏感隨之而來。一邊吃藥,一邊出汗,一邊吹冷氣,如此循環,直至十月下旬才有所緩解,此乃「苦夏」!我渴盼到一個沒有漫長的夏天,沒有潮濕悶熱的天氣,沒有蟑螂肆虐的地方。
香港一彈丸之地,寸土寸金。香港人利用土地的功夫令人稱奇!填海、劈山、挖坑、鑿路……凡此種種,犄角旮旯全被利用才能修路、蓋樓。林林立立、密密麻麻的高樓將七百萬香港人凌駕於高空中。自我到香港後,就開始強迫自己習慣居所的狹小。不斷的扔東西,不斷重新擺放東西的位置,不敢浪費一點兒地方才能有一定的空間。
後來有了兩個孩子,一個女孩兒,一個男孩兒,年紀尚小,共居建築面積五百尺的房子。加之媽媽過來幫忙,一間房給她住,只有一間是我們的。一年中最冷的兩個月大家擠在一張大床上,大床放置於主臥室的窗台上,人緊貼著玻璃窗睡覺,只有窗簾阻擋在中間,我住在十六樓,晚上睡不著覺時撩起窗簾一角,看著樓下如織的人群,嗅著竄到樓上的油煙味兒,聽著汽車喇叭、叫賣聲不絕於耳,霓虹燈將房間變得忽明忽暗。想到床褥下只有一層窗臺支撐,仿如睡在半空中,感覺驚險刺激,睡覺也需要「膽量」。天氣一轉暖就開始打地鋪,晚上鋪,早上收,年復一年,孩子漸大,我擔心以後怎麼住?想換大點兒的房子,看到房價就心寒。想將兩房改成三房,實在不知從何下手!來加拿大後,住大房變成了可能,一人睡一張床變成了可能,不用經常扔東西變成了可能……
最讓我接受不了的,不是香港的氣候,也不是居住條件,而是教育模式。
我從女兒五歲起就通過不斷聽講座瞭解所在區域學校的師資、教學、校風等等情況,一年下來也成了半個專家。在選擇學校時,我沒有挑選很熱門的名校,而是選擇了一間校風較佳、學習負擔相對不是太重的學校。即便這樣也要看派位的結果。如果派位不成功又非常想上這所學校,唯一的辦法是帶著孩子去「敲門」——其實就是毛遂自薦!誇自己的孩子如何聰明;學東西如何快;記憶力如何好等等,懇請校方收下自己的孩子。
我拒絕這樣做,不管派位結果如何,讓一個不滿六歲的孩子承受壓力實在太可憐!派位結果公布那天熱鬧異常,有的家長喜極而泣;有的怒火中燒;有的垂頭喪氣。我的天啊,這僅僅是讀小學,剛邁出第一步,現在就有如此大的壓力,以後日子怎麼過?
終於讀小學了。女兒稚嫩的肩膀上扛著差不多五斤重的書包。早上七點半校門未開,孩子們排隊站在門外。書包壓得她雙肩微微前傾,額頭不斷有汗流出,脖子上一縷縷的血管變粗,我心疼死了!學校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學習任務也是非常繁重的。女兒從讀一年級就不斷在測驗,剛開始兩星期一次,慢慢過渡到一星期一次。測驗的主要科目是英語和中國語文(香港還要讀英國語文)。每次測驗結果家長都要知曉並簽名。如果成績不理想,老師會找家長談心,討論怎樣提高成績;再不行,建議上補習社。每天放學後,我看到很多孩子在補習老師的帶領下到補習社繼續學習。
補習社是收費的,不是每個家長都負擔得起。我不敢有絲毫怠慢,不斷督促孩子溫習、溫習、再溫習!女兒放學回家後稍微玩兒一會兒就做功課、複習,有時要學到晚上八點左右才能休息。唯其如此方能保持成績不下降,但也辛苦了她。小學二年級開始按成績分班。每個家長都想讓自己的孩子讀最好的班,不斷施加壓力給孩子、給自己。因為只有上最好的班,中學派位才有可能派得理想。誰都不想輸,誰都想別人輸!這樣讀書太可怕了,我想逃!
就這樣,我們放棄了香港的美食,放棄了香港便利、舒適的購物環境,放棄了安身立命的工作,漂洋過海來到加拿大。在這裡可以感受涼爽的微風拂面,可以住得比香港起碼大一倍。最重要的是,女兒玩耍的時間多一些,學得相對輕鬆一些,學習的趣味多一些。只要她多笑笑,我就覺得加拿大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地方,來加拿大是最正確的選擇。
- 關鍵字搜索:
-
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