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警醒和沉思:中華文化成為日本的智慧(組圖)

 2012-01-07 15:36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3
    小字

日本這次大地震之前,有一個旅遊團遇到了這樣的事情:日本的當地導遊看到名單上有一個人姓衛,立即興致勃勃地談起漢代的衛青和衛皇后來。結果,看到我們這位姓衛的團員一臉的茫然,她認為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她很失望地說:自己有這樣驕傲的祖宗,怎麼能夠輕易地忘記呢?

國學大師辜鴻銘赴日講學的時候,看到中國文化在日本的發揚光大,十分震驚,他說:「實際上日本人都不是真正的日本人,應該說,今日的日本人是唐代的中國人,那時中國的精神今天在日本繼承著,而在中國都已經大部分失傳了。真正得到中國文化的精華,只有今天的日本。」

日本的歷史短,也談不上有什麼古代的文化,但是,現代的日本人,卻把我們的文化融會貫通到了精妙絕倫的地步,無論是《孫子兵法》,還是《論語》,還是《三國演義》,他們都駕輕就熟地應用到了所有的領域。

二戰時,日本研究《孫子兵法》成風。戰敗後,《孫子兵法》廣泛應用於日本的外交、商業和文化體育領域,有關著作達到上千種。研究者近百萬人。日本的《孫子兵法》研究專家服部千春這樣說:「今日躋身於世界先進企業之列的日本企業家的成長,主要取決於《孫子兵法》。」


 

大橋武夫侵華時學習到了《孫子兵法》,作為兵法經營學派的首創者,他使東洋精密工業企業起死回生不斷壯大。而日本的軟體巨頭孫正義學習了《孫子兵法》之後,用「智信仁勇」創立的「一流攻擊群」方法,把自己的企業引領到行業的最前沿。

日本現代企業之父澀澤榮一是運用中國文化經營企業的典範。他一手拿算盤,一手拿《論語》,成為日本企業爭相效仿的偶像。他認為,《論語》是「工商之本」、「商業聖經」,忠、孝、仁、義的儒家學說與在商求利的算盤並不矛盾,關鍵是做到「見利思義」,他根據自己對《論語》的理解,提出了著名的「士魂商才」的觀點,打破了官尊商卑的陋習,創立了五百多家企業,並成為日本儒商的旗幟。而本田公司的創始人本田宗一郎則信奉儒家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他處處運用儒家的觀點,知人善任,盡早隱退,親屬也不能進公司,成為世界企業界的佳話。

日本人對中國文化的推崇和應用,千百年以來未曾中斷。日本的國學大師內籐湖南把中國傳統文化當作衣服,他說:「雖說是從中國借來的衣服,但當中國人脫得精光時,日本人身上總還有一件穿在身上沒有脫下。」

日本前首相竹下登訪問中國的時候,面對浩瀚的中國文明感慨萬千:「中國是日本的文化源頭和日本的精神故鄉,今天,我們日本人所以一聽到絲綢之路、敦煌、長安這些詞就激動不已,就是因為這種文化至今仍然強有力地活在日本人的心中。」我們的文化在日本生根發芽,幫助日本事業發展壯大的事例比比皆是、不勝枚舉。

面對這個對我們的文化好學不倦,從我們的文化中得到無窮智慧的鄰居,我們除了對祖宗的偉大感到驕傲之外,更多的還要有幾分警醒和深思。不然就真如當年徐悲鴻的預言了:「日本文化還將興起,中國如不振作,取而代之者將是吾敵國之日本人代表東方藝術,倘不幸如是,我們將有何顏面以對祖宗。」

来源:網路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