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賺40億的財富神話如何煉成

丁書苗是山西博宥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博宥集團)董事長,1月7日,鑒於涉嫌違法違紀,丁書苗的省政協委員資格被撤銷。博宥集團於2008年初,資產總額為4.74億元;2010年9月,資產總額已達45億元,其中26.5億元經審計來源不明。

短短兩年,丁書苗擔任董事長的博宥集團由4億多元飆升至45億元,創造了驚人的財富神話。有網友調侃道,建議MBA要開兩門新課,紅頂學與厚黑學,其他課一律取消。哪個人能兩年賺四十個億?雖是嘲諷,但含蓄地指出了丁書苗身價倍增的玄機在哪裡。

當然,應釐清的是,丁書苗是一個帶有傳奇色彩的奇女子,這個曾經「大字不識一個」的農村女子,敢拚敢闖,勤奮堅忍,比如20歲出頭時就敢於「投機倒把」在那個時代,她到各家去收雞蛋,送到縣城賣,帶上乾糧,提著雞蛋,一走就是一整天。不怕吃苦,不怕冒險,丁書苗發家致富了,她的初步成功和那些靠雙手打拼而富裕起來的先富群體幾乎並無二致。

但是,丁書苗後來暴得大富了,財富幼苗迅速長成財富大樹,蓋因與權力庇佑大有干係。2006年,她成立博宥公司,經介紹結識鐵道部官員,中標高鐵項目,公司資產猛增。由此,丁書苗的公司中標了不少重大的鐵路工程,正如晉城官員王剛所稱,「我們也是後來知道,丁書苗與鐵路部門一些領導人攀上關係。沒有這些,她拿不下工程。」

說白了,丁書苗後來的暴富路無非印證了一個常見的現象官商勾結,資本在權力的照顧下發生膨脹,財富堆積如山,而權力也並不吃虧,通過尋租拿到了資本的好處,大肆填充個人之欲壑。在這種資本與權力的交媾中,雙方各得其所,而公平卻被踐踏,公共利益卻被肢解。一個細節是,丁書苗公司的方案明明不如別人,但偏偏能中標鐵路項目。到後來,丁書苗甚至成為權力掮客鐵道部相關官員接受丁書苗請託之後,內定多家企業中標鐵路建設項目,丁書苗等人向中標企業收取中介費。這足以說明丁書苗與權力走得多近,而權力又對丁書苗多麼信任。

有學者研究發現,過去幾年中,收入增長最快的幾乎都是與權力相關的群體。資本離權力越近越致富,丁書苗無疑是又一個例證。應該說,企業家免不了與權力打交道,但就怕資本與權力沆瀣一氣。更可怕的是,如果不靠近權力就難以致富。財經作家吳曉波談到黃光裕案曾經如是說:一個與政界絕緣的人確乎很難獲得資源和超速成長。若如此,是不是一個商人如果不靠近權力或不與權力結緣,就無法獲得長足發展?是不是「企業家要成長必須對政府和制度妥協,付出時間、金錢或股權的代價」?

丁書苗的發家史,間接證明了這一點,讓人看到了官員的權力越界。比如,當初丁書苗在晉城做煤炭運輸生意時,急需車皮,為了拿到車皮,她當時靠借款和貸款,湊了10多萬元,在鄭州住了一兩年,每天去鄭州鐵路局找相關領導。她接觸不到領導,就去接近領導家屬,陪她們說話、購物,熟了之後再接近鐵路局相關領導。打通關節後,丁書苗甚至做起了販賣車皮的生意。我們可以嘲笑丁書苗的鑽營,但同樣應該看到,如果權力得到有效約束,如果制度環境公正,官員能隨意批發車皮嗎?

丁書苗倒下了,她的發家致富是一個值得解剖的標本,而且,她並不孤獨,現實中「丁書苗」很多。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說過,權力過度干預經濟是腐敗之源,「行政機構干預經濟權力的加強和尋租基礎的擴大,增大了運用公共權力牟取私利的可能性和吸引力。」很顯然,如果不約束權力,不鏟除權力尋租的空間,類似4億元變成40億的財富怪胎還會出現。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