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狼爸」為何以打孩子為榮
2011年初,美國出了一本名為《虎媽戰歌》的書,它的作者是美國耶魯大學教授、菲律賓華裔後代蔡美兒。這本書在中美兩國都掀起了一場有關中西方育兒理念的大辯論。在這本書裡,蔡美兒描述了她是如何以苛刻的方式管教自己的兩個女兒,最後把女兒們都送進美國名校的育兒心得。
有意思的是時隔不到一年,中國又出了一本作者原定書名為《打進北大》的書,是一位有香港身份證的內地居民、自稱「狼爸」、名叫蕭百佑的人寫的。
比起「虎媽」來,這個「狼爸」的育兒經驗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按照書中所寫,他對孩子採用的教育方式以嚴厲的體罰為主。比如說,孩子吃飯坐不好,打;拿筆方式不對,打;功課背誦不流利,打;說謊,打;與小朋友爭吵,打;被老師批評,打;放學不準時被接,打;未經同意看電視,打;考試粗心大意被扣分,打;書本、作業本不整潔,打;丟失文具、衣物,打。而且孩子在被打的時候,還不能有不良反應,以至於後來孩子都麻木了,居然能夠在被籐條抽打的時候,冷靜地數出是被抽了28下還是30下,而不會掉一滴眼淚。
除了挨打,這幾個在「狼爸」管教之下的孩子,在上大學之前,都沒有交友的自由,他們只准有「家人」和「同學」這兩個概念。這個「狼爸」說,他打孩子也有一套所謂的科學和藝術。比如說,用什麼來打。蕭百佑在接受電視臺採訪的時候曾經特意帶上他打孩子用的工具向觀眾們展示,那是一根籐條。蕭百佑在書中告訴大家,古人很聰明,發明出籐條,打到身上對皮膚的刺激很大,但不傷筋骨。他認為籐條在教育孩子方面,具有所謂的「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蕭百佑是把孩子當成動物來對待的,因為他說12歲前的孩子們動物性特徵比較強烈,所以必須用打的方式來訓練他們。這聽起來有些聳人聽聞、不可理喻,是吧?而更不可思議的是現在已經有幾十位家長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這位「狼爸」家,心甘情願地讓他用同樣的方式來管教自己的孩子。為什麼呢?因為蕭百佑的四個孩子,已經有三個考進了北京大學,最小的女兒也進入了中央音樂學院附中,目標是入讀中央音樂學院。
三天一頓打、孩子進北大,這是蕭百佑的育兒口號。他明明知道自己的孩子們都在抱怨沒有快樂的童年,但是他認為小孩子不懂得什麼叫做快樂,他說如果孩子們能夠考上名牌大學,他們的童年回憶中就不會有痛苦。
作為蕭百佑的孩子,他們對自己的童年回憶是否有痛苦,我沒有訪談過,所以我不知道。但是「狼爸」的這些行為、他為自己打孩子行為辯護的貌似科學的振振有詞、還有那些被他誤導的家長們對他的盲目追隨,都讓我為孩子們感到痛苦。
因為這些在「狼爸」管制之下的孩子們、還有未來的那些將要被送給「狼爸」教養、或者將要被自己的父母按照「狼爸」的方式教養的孩子們,都被無端地剝奪了寶貴的童年。他們要在壓力、恐懼、焦慮還有肉體的折磨中,度過十幾年的時光,這樣的失落是任何名校、金錢、官位,所無法彌補的。因為他們失去的是人與生俱來最有價值的東西,那個東西叫做快樂。
提到「狼爸」,便讓我想起另外一個「狼爸」,那個用打罵培養出鋼琴師郎朗的郎國任;還有那個三年用400個耳光打出一個所謂鋼琴才女的胡東振來了。無獨有偶的是在郎國任的身旁,也同樣聚集了很多因羨慕郎朗功成名就而贊同用暴力方式教養孩子的人。這一次出來的蕭百佑,只不過是郎國任的翻版而已。
那麼,中國為什麼如此頻繁地出產「狼爸」呢?我覺得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很多中國家長對於「成功」的錯誤解讀,以及他們自己的功利心。所謂的成功,對這些家長來說,無非就是名利雙收、光宗耀祖。他們中間很多人打著為孩子的未來著想的旗號,要滿足的其實只是自己的虛榮心而已。可是,那些童年被打、被罵、被虐待過的孩子們中,又有幾個能夠真的實現父母為他們訂下的目標呢?
在上次節目中,我談到與強迫症有關的話題。有研究表明,近年來很多強迫症患者都是學業優良的學生。家長和學校過高的期望,使這些孩子們過早地成熟,把被人認可當成了生活唯一的追求。這樣的孩子除了學業過人以外,他們的社會交往能力差、業餘生活匱乏、處世刻板、情感脆弱、情緒不穩定,是最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的一群。
為了他們一輩子的心理健康,家長們還是多給孩子們一些自由的空間,讓他們快快樂樂地做一回孩子吧。
(文章只代表特約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根據錄音整理,未經作者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