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陳光誠進出美國使館前後

 2012-05-04 03:2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自盲人維權者陳光誠進入美國使館後,他的命運引起國際輿論的關注。本週三,陳光誠出人意料地離開使館,與家人會面。此後傳出的消息前後矛盾,讓人感到情況撲朔迷離。陳光誠在進出美國使館前後的公開信息大致如下:

4月27日

美國對華援助協會發布消息:自2010年9月出獄後被山東省臨沂當局軟禁在家的盲人維權者陳光誠,已於4月22日成功從家中逃離,並被轉移到一個安全地點。隨即多家西方通訊社求證並報導了這一消息。網上有消息稱,他已於27日進入美國駐北京大使館。

北京時間27日下午

「博訊網」公布陳光誠的一段錄像視頻,他親自證實已經逃出。陳光誠在錄像中揭露了臨沂當局對他和家人長期進行的非法拘禁和虐待,並說出了多個主要責任人和執行者的姓名職務。在這段沒有顯示錄製地點的視頻中,陳光誠向多次呼籲中國推進政治改革的總理溫家寶提出三點要求,包括派出調查組,徹底查明真相,依法懲治罪犯;依法保障家人的安全和嚴懲山東政府的腐敗行為。

此後數天,美國使館沒有證實陳光誠的下落,中美雙方都對這一事件以及有關兩國在就此進行協商談判的說法保持沉默。

4月30日

美聯社援引美國對華援助協會負責人傅希秋報導稱,美國有可能在未來24小時至48小時內就是否給與陳光誠避難權作出決定。傅希秋表示,一名接近美中兩國政府的人士告訴他,美方迄今已多次在同中方的會談中談及陳光誠事件。中美兩國正進行密切磋商,希望在本年度雙邊高級別戰略與經濟對話會議舉行之前就陳光誠事件達成一項解決辦法。

5月2日上午

美國國務卿克林頓抵達北京訪問,參加美中戰略經濟對話。她在行前表示,將與中方談及人權問題。外界認為陳光誠事件將是雙方會談的議題之一。

5月2日下午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為民在回答記者有關問題時出人意料地公布:陳光誠在美國駐華使館停留6天後"自行離開"。發言人指責美國駐華使館以"非正常的方式將中國公民陳光誠帶入使館"。中方對此強烈不滿,稱美方做法是對中國內政的干涉。中方要求美方就此道歉,並保證不再發生此類事件。

5月2日下午

美聯社、德新社、法新社紛紛援引美國官員報導,美方認為陳光誠將獲得人身安全保障,並表示無意就此事向中國政府道歉。據報導,陳光誠在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Garry Locke)陪同下到北京朝陽醫院就醫。途中他曾與希拉里·克林頓通電話,法新社報導稱,陳光誠還用英語對克林頓夫人說「我想親吻你(I want to Kiss you)。」

5月2日下午14:18

陳光誠的友人曾金燕發出推特「光誠給我電話,說他沒有對希拉里·克林頓說I WANT TO KISS YOU, 他說:I want to see you.(我想見你)」稍後通訊社也對此前的報導作了更正。

5月2日傍晚

希拉里·克林頓發表聲明,稱美國對陳光誠事件的處理反應了他本人的選擇以及美國的價值觀。聲明稱,陳光誠與中國政府就他的未來達成一些共識,包括在安全環境下尋求高等教育的權利。

5月2日下午

曾金燕在推特中寫道,陳光誠不願意離開大使館,但他別無選擇。17:46的推文寫道,陳光誠的妻子袁偉靜在電話裡說,是她說服陳光誠走出使館與家人見面,否則他們無法相見並且母子會被送回山東。曾金燕寫道,「今天晚上電話裡光誠第一次告訴我想全家離開。」

5月2日下午

陳光誠的另一位友人、維權律師滕彪也在推特上發布消息,陳光誠對他證實受到威脅:「外交部的人威脅說,如果你不離開美國使館,袁偉靜和孩子就要送回山東。陳光誠說,送袁偉靜來的山東官員就在附近,還沒回去。」

5月2日晚

陳光誠接受了CNN和英國第四電視頻道的電話採訪,表示擔憂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希望離開中國。他還對美國使館工作人員離開,將他留在醫院表示不解。他表示對美國政府「非常失望」,甚至有被大使館欺騙的感覺。

5月3日

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在記者會上強調,美方沒有給陳光誠施加過壓力,他是自願離開的。在離開使館前,陳光誠曾兩次同妻子通了電話。

5月3日

法新社報導說,美國幾名高級官員在中國官員的陪同下與陳光誠進行了對話,以試圖明確他的處境和需求是否發生了變化。路透社援引美國一名高級官員的話報導,美國將繼續與陳光誠溝通,瞭解他的想法。一旦明確他的需求,將盡力協助他達成目標。


来源:德國之聲中文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