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韓火箭發射連年失敗 虛度15年光陰(圖)

 2012-05-24 17:3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圖為,2009年8月25日在全羅南道高興郡羅老太空中心發射的「羅老號」。由於整流罩未能正常分離而沒能完成任務。第二年第二次發射時,因運載火箭爆炸再次以失敗告終。照片=韓國航空宇宙研究院提供

「如果2006年不依靠俄羅斯獨自開發,韓國現在可能開發出一級火箭了。」

日本《朝日新聞》17日援引本國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專家的話報導說:「韓國的衛星技術很優秀,但火箭技術只達到日本上世紀60年代的水平。」因為第二天韓國的「阿里郎3號」衛星將搭載日本H2A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日本於20世紀60年代著手開發把衛星送往太空的運載火箭。韓國於2009年和2010年兩次發射將從俄羅斯引進的一級火箭和韓國開發的二級火箭相結合的「羅老號」,但均以失敗告終。而發射失敗的原因至今尚未查明。科學界反省道:「韓國的運載火箭專案在獨自開發和引進技術方面都沒有做好,虛度了15年光陰。」

運載火箭是包含10萬個零配件的尖端技術的精髓。保障國家安全的衛星監視系統以及未來太空資源的開發都需要有本國的運載火箭才能實現。固體火箭點火技術被應用於汽車安全氣囊的例子告訴我們,運載火箭的經濟、產業波及效果非常大。

韓國從1998年開始全面研發運載火箭。開發方式是先獨自開發小型科學觀測火箭,然後將多個小型火箭綁在一起製成國產運載火箭。但由於研究進展緩慢,從2002年開始改變方向,從俄羅斯引進技術,希望在短期內取得成果。

結果證明,這是一步錯棋。俄羅斯沒有兌現當初的承諾,並於2006年宣布不會轉讓火箭技術,只製造火箭的核心部分一級火箭並交給韓國。因此,韓國政府只能根據俄羅斯的要求不斷推遲火箭發射日程。漢陽大學機械工學教授趙辰洙表示:「如果2006年擺脫俄羅斯,重新轉向獨自開發的方向,現在已經製成一級火箭併進行試驗了。我們自己製造火箭,才能在發射失敗時找出原因併進行改善。」

航空大學宇宙工學教授張泳根表示:「現在雖然為時已晚,但還是要重新制定計畫,從頭開始逐步發展我們自己的技術。」

来源:朝鮮日報中文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