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全球能源格局變 石油中心轉向美洲(圖)

 2012-05-28 12:2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聯合報:全球石油中心 往美洲移動


整個美洲都陸續發現新油田,加上蘊藏量看好,因而展開探採石油的熱潮,全球石油生產重心下悄悄由中東轉移到美洲。 彭博資訊提供

從北極圈內的楚克奇海、加拿大、美國、南美哥倫比亞、亞馬遜盆地、東北角外海、巴塔哥尼亞高原,直到福克蘭群島,整個美洲都陸續發現新油田,加上蘊藏量看好,因而展開探採石油的熱潮,全球石油生產重心下悄悄由中東轉移到美洲。

波斯灣雖仍是全球能源生產重鎮,但美國對中東石油的依賴度已大幅下降。從2006年迄今,石油輸出國家組織每天對美國出口石油量已減少近180萬桶,加拿大、巴西及哥倫比亞對美出口量則每天增加70萬桶,達到近340萬桶。

據美國能源資訊局本月betway体育手机网 報告指出,波斯灣六大產油國對美國的供應量,已降到美國進口石油的22%,而美洲鄰國對美國的供應量則超過進口量的一半,且持續上升。

更重要的,則是美國本身目前每天的石油及液體燃料產量,比2005年增加170萬桶;美國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度也由2005年的60%,降低到目前的45%。現在即使伊朗封鎖荷莫茲海峽,美國也比以往更能夠確保石油的供給。

帶動美洲油、氣鑽探熱潮的關鍵,歸因於開採技術上的「斷裂法革命」:將水、化學劑及人造沙土混合,加壓打入緊密的地下岩層內,使岩層出現許多孔洞,讓地底下的石油及天然氣噴、流出來。美國北達科他州靠這項新技術,使石油產量由十年前的每天幾千桶,增加到目前每天近50萬桶,估計到2020年時可達到3百萬桶。

同時加拿大亞伯達省的油沙產量迅速增加,而原本政局極度危險的哥倫比亞,及巴西沿岸海底數千尺的海床上,現在都在大量出油。

阿根廷一望無際的巴塔哥尼亞莽原的岩層中,估計藏有近230億桶的油、氣。

美國能源資訊局的報告中也指出,阿根廷可能擁有全球第3大的頁岩天然氣資源,僅次於中國大陸及美國。阿根廷紐坤省能源局長科克表示:「所有一流的石油公司都來這裡鑽井」,包括埃克森美孚、雪佛龍及荷蘭皇家殼牌公司。


大紀元:石油開採轉向美洲 世界能源格局轉變


●圖為2010年10月28日,巴西前任總統魯拉,高興的用容器裝著首都裡約北方圖皮盆地油田(Tupi oil field basin)產出的原油。(AFP)

在巴西的一片黃沙丘陵地帶,石油公司正在地面上鑿洞,試圖尋找可能是美洲近年來最大的新發現──這裡蘊藏著圖為2010年10月28日,巴西前任總統魯拉,高興的用容器裝著首都裡約北方圖皮盆地油田(Tupi oil field basin)產出的原油。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它將使這個以美食和探戈著稱的國家成為一個重要能源輸出國。

當地的環境給開採工作帶來不少挑戰,但現代的技術和對尋找資源的渴望和熱情正在迅速開啟這裡豐富的石油寶藏。這裡將帶動更多美洲國家成為今後世界石油的供應中心。它也將迅速改變世界能源和地緣政治格局。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從北美的加拿大到南美的哥倫比亞和巴西,這裡的石油及天然氣生產正在急速提升,這讓位於西半球的美國在獲取能源方面,逐漸減少了對時局動盪的中東的依賴。而美國的日產石油和液體燃料較2005年增加了170萬桶。

自2006年以來,石油輸出國組織每日出口到美國的石油較以往減少了180萬桶。與此同時,加拿大、巴西和哥倫比亞每日對美國的石油量增長70萬桶。截至目前,美洲國家對美國的石油出口量達每天340萬桶。

現在美國從波斯灣進口的石油只佔需求總量的22%,而來自美洲其他國家為美國供應超過總量的一半。這種現象已經穩定持續了數年。

位於加拿大西部亞伯達省的油砂地,石油產量成長速度驚人。美國北達科他州和德州也開始開採蘊藏的豐富石油資源。此外,哥倫比亞的石油開採區和巴西海底厚厚的岩床下,石油也大量湧出。

從北極圈東北部的楚克其海到南美的亞馬遜河,再到南大西洋福克蘭群島,能源公司已勘測到大批新油田。

由於石油是一種被廣泛交易的商品,分析家認為集中在波斯灣地區的石油供應大 國──沙烏地、伊朗、阿聯大公國、科威特和伊拉克在世界能源市場將依然扮演重要的角色。

但美洲石油產量的強勁勢頭、美國與加拿大在能源方面緊密聯繫以及美國在石油方面增加對巴西的依賴,說明今後即便來自中東的石油供應出現短期停滯,美國在獲取能源方面也將更有保證,不再向從前那樣充滿危機。

来源:聯合報 大紀元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