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近年中國人常吃的化學工業原料一覽

 2012-06-05 11:5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5
    小字

食品、藥品安全事件頻發,壓得國人有些喘不過氣來。

毒膠囊事件尚在查處之中,西南地區最大油脂企業又被曝光使用工業油製造食用油產品;廣東佛山出現工業鹽造醬油事件;發於山東的甲醛白菜事件則在多省發酵。

近年來,每年都有讓人錯愕的同類事件發生:2011年有雙匯瘦肉精事件;2010年有禁用吊白塊等系列事件;2008年、2009年兩年則是三聚氰胺引發的中國乳業大震盪。

上述吸引全國公眾眼球的種種事件,僅是近年食品安全事件中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水面以下是多達數十種甚至上百種的化工合成物,被非法添加到各個領域裡的食品、藥品中。

財新記者列舉了2000年以來20個此類案例如下:

相關專家分析指出,民間使用化工物質進行食品造假的類型大致可分為四種:

——工業用原料代替食用類原料進入食品。上述毒膠囊、工業鹽醬油、工業油等事件皆屬此列,至少有十多種。

——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因新聞事件而臭名昭著的瘦肉精、蘇丹紅、三聚氰胺等屬於此列,數量最多。

——合法食品添加劑被濫用。22個食物品種中,各種著色劑、防腐劑、甜味劑、酸度調節劑等,經常被濫用。

——新的「發明創造」。此類未被列於衛生部名單,但中國民間的「化工食品專家」一直活躍在此領域,近年湧現出牛肉膏、肉寶、一滴香、人造雞蛋等「傑作」。

在所有工業原料入侵食物的案例中,工業酒精勾兌假酒影響最為惡劣。2003年,雲南玉溪30多人喝過工業酒精勾兌的假酒後中毒,4人死亡;2004年,廣州發生兩起同類中毒事件,14人死亡,10人重傷;2009年,湖北五峰再發類似事件,4人身亡,12人住院。

被用於食品中的非食用添加劑,其絕大多數為化學合成物。多數作惡的非法化學合成物,已因為食品安全事件被公眾熟知。例如因雙匯事件出名的瘦肉精,因三鹿事件出名的三聚氰胺、蛋白精,以及因作惡過多被熟知的蘇丹紅、吊白塊、革皮水解物、毛髮水、孔雀石綠、水玻璃等。

一位食品安全專家認為,濫用合法添加劑現像在食品領域已非常嚴重。公眾經常見到的色美味香的醃菜、漬菜,可能加入了過量的胭脂紅、檸檬黃等著色劑,過量的糖精鈉、甜密素等甜味劑,以及過量的防腐劑。色澤紅潤細嫩的鮮瘦肉,也可能是用多了胭脂紅。那些煮了不發黑的海蝦,可能是蝦粉過量的結果。在市面上,總能見到漂白劑放多了的饅頭,膨鬆劑過多的油條、糕點,護色劑過多的滷肉,滑石粉放多的小麥粉等。

民間的「化工食品專家」出於逐利需要,在不斷進行著「發明創造」。如近年市場上出現的讓飯菜更香的一滴香,讓紅燒肉加倍美味的肉寶,可將豬肉製作成「牛肉」而難被識破的牛肉膏等。經專業人士研究,上述「發明物」,均由民間食品人士把各種合法添加劑和部分未證明無害的添加劑,進行各種配比的搭配而成。公眾的胃,正成為這些化學食品的試驗場所。

原標題:近年中國人不幸吃過的20種化學工業原料一覽

来源:財新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