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自稱「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組圖)

 2012-07-15 17:2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3
    小字

德中法治國家對話已經走過了12年的歷程,即將在慕尼黑開啟的新一輪對話主題為「數碼時代的公民權利」。目前,中國有大約68名網路活動人士身陷囹圄。

中國目前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網路市場:超過5億人使用網路;大約2.5億人使用微博。其實微博原本只是推特(Twitter)的山寨版,但正版的推特在中國遭到封鎖,和它命運相同的還有世界上最大的視頻共享平臺Youtube以及最大的社交網路臉書(Facebook)。中國的」長城防火牆」則是網路言論自由的最大障礙,這是一個巨大的網路審查和封鎖機器。德國之聲的網頁在中國大陸地區也是被封鎖的。根據」記者無疆界」組織的統計,目前有一共68名網路活動人士在中國被捕。他們在網上發表的內容惹怒了當局。


擁有強大網路粉絲群的艾未未

儘管如此,德國與中國還是一致同意將「數字時代的公民權利和國家立法」作為第12屆德中法治國家對話的主題。雖然限制重重,但網路畢竟給中國人提供了新的討論和交流空間。

「我們需要有點耐心」

法治國家對話以高級別政界人士和高水平法學專家參與的研討會形式進行。來自雙方的大約100名與會者當中,通常都包括兩國的司法部長,這次也不例外。2000年,首次對話在時任聯邦司法部長的多伊布勒-格梅林(Herta Däubler-Gmelin)主持下召開。12年之後,她在以電子郵件的形式書面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指出:「我們需要有點耐心。在立法方面,中國已經有了很大進步,而法律的實施通常相對滯後。」


官方對微博加強管制

針對這一對話是否具有時效性的質疑和批評聲音始終存在。人權人士認為,這個對話不過是一塊遮羞布:如此以來所有關於人權的辯論就可以從公眾的視野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關起門來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名叫「法治國家對話」的論壇裡討論這一切。即使在中國內部也存在批評者:知名法學家張思之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就指出:「對話對了這麼久,有什麼效果呢?你不要說一般的老百姓,就是法界的人都很少聽說有這個對話。」

進步主要在經濟法領域

2010年,中國研究學者李可嘉(Katja Levy)撰寫了一份有關德中法治國家對話的報告,篇幅長達近400頁。她經過研究發現,中國在法治方面還是有進步的,但主要集中在經濟方面。這位在波鴻大學任教的女漢學家認為,中國在保障基本權利和人權方面仍然存在巨大漏洞。

中國自稱「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然而,憲法的條文和實施情況常常是背道而馳。伯爾基金會(Heinrich-Böll-Stiftung)在本屆法治國家對話開幕之前發表的一份期刊就證明,這一問題在中國內部也引起了爭論。這份刊物中發表了北京媒體學者胡勇的一篇有關中國網路管制的批評性文章。文章中寫道:在中國,憲法的地位不如普通法律,法律的地位不如行政命令,省部級政令不如基層政令,其實說到底一切還是共產黨幹部說了算。

德中法治國家對話已經不是第一次將網路作為討論話題。2003年時,雙方就曾以「網路法」為題進行過交流。即使是在德國聯邦司法部的官方網頁上,也只能看到這樣的客氣措辭:兩國的法制「存在共同點,但也有建設性的意見分歧」。


對不起,已刪除!

「建設性的意見分歧」

在本次法治國家對話中,當德國司法部長施納倫貝格(Sabine Leutheusser-Schnarrenberger)與中國國務院法制辦主任宋大涵會談的時候,32歲的德國人延利希(Nils Jennrich)在華被捕的事情估計也將增加一些所謂的「建設性意見分歧」。這位藝術商人已經在中國被關押了幾個月,始終沒有被正式起訴,確切的指控罪名也不清楚。而且當局拒絕同意其取保候審。 外界猜測,德國司法部長可能會提及這一案例。

原標題:法治國家對話:對耐心的考驗

来源:德國之聲中文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