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水生拍打著橫鼓跳起了橫鼓舞。
身著武鳴壯族服飾的蒙水生在教小孫子跳橫鼓舞。蒙海嬰攝
蒙水生依照舊橫鼓模樣請人燒製出的新橫鼓。
早就聽說武鳴民間有一種挺神秘的樂器,似鼓非鼓,陶土燒制,其聲渾厚。於是趁採訪三月三歌圩之機,前往尋訪。 來源於師公戲的陶鼓
一直研究橫鼓的是武鳴縣文化館的退休幹部蒙水生,他曾經參與過《中國民歌集成》廣西卷的收集工作,武鳴各地的山歌都會唱,有「武鳴音樂活詞典」之稱。退休後,他回到武鳴城郊的老家,靜心整理自己收集的山歌,計畫出一本《武鳴山歌》,收錄他採集的5萬首山歌。
蒙水生的家就在武鳴明秀園後面的村子裡。新建的房,有個安靜的小院子。老人從屋裡取出橫鼓,一大一小兩個。陶瓷鼓身,一頭為球形有小圓孔,一頭為扇形,尾開大圓孔,兩頭蒙以羊皮。「古時候是用牛繩綁兩頭,掛在腹前,兩手拍打。」蒙水生介紹說:「這種鼓首尾大,中間細,造型像蜜蜂,所以古書也稱為蜂鼓、腰鼓,壯語則稱‘yag’鼓,音譯為漢字就是‘岳’鼓。」
橫鼓最初是用來給師公戲伴奏的。
蒙水生說,武鳴壯族自古以來流行唱師公戲、絲弦戲(又叫邕劇),唱師公戲時邊唱邊跳師公舞,並且用橫鼓來伴奏。
據武鳴師公藝人李登城講述,唱師公戲壯語叫「做齋」,有祭祀的含義。舉行7天7夜的叫「做大齋」,一般在農曆十月,即秋收之後舉行,也有在農曆七月舉行的,叫「孟蘭會」。做齋的地點多在村中開闊的地坪,因而有人誤認為這是在「慶豐收」,其實不是「慶」,而是「祭」,祭神、娛神、娛人。師公戲表演少則八九人,多則十幾人。陶瓷做的橫鼓太重,又容易打破,就放在邊上敲打,用作伴奏。領舞者則手持扁鼓,邊打邊舞,舞蹈隊形變化多端。舞至高潮時,人人汗流浹背,盡興方休。壯語把這種師公舞稱為「踩罡」,或者叫「踩燈」,根據舞蹈動作的不同,有踩十二燈、三十六燈、七十二燈之分。所謂「罡」,即天罡星、北斗星,武鳴壯族人有「南斗求壽、北斗勾簿(勾簿即處死)」的傳說,所以每次跳踩罡舞時,舞蹈者都會以隊形擺出「福」、「祿」、「壽」字圖樣,以此來祈壽祈福。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