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五,《解放軍報》及《人民網》報導,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在成都戰區調研時強調,要引導官兵"進一步增強對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堅定信賴,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和胡主席指揮","按照胡主席重要講話精神加強思想政治建設,以優異成績迎接十八大勝利召開"。
這條消息中的兩個亮點起海外媒體關註:一是薄熙來東窗事發之後,軍隊主要將領紛紛表態效忠胡錦濤。與薄熙來素有交往的徐才厚,已於半年之內三次表態。前兩次是3月及4月到新疆和河北視察部隊時,講過同樣的話。二是報導中,將一直以來使用的"成都軍區"改為"成都戰區",引發輿論的種種猜測。
香港《蘋果日報》報導說,"戰區"即發生戰爭的區域,又或為實現戰略計畫和執行作戰任務而劃分的區域。並強調指出,1995年11月25日,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等同時以《南京戰區成功舉行陸、海、空三軍聯合演習》為題,報導解放軍針對臺灣大選的軍演,也是中共和平時期首次將"軍區"改成"戰區",當時兩岸戰雲密佈。
外媒普遍猜測,成都軍區位處內陸,既沒大規模軍演,也無外敵威脅,唯一特別之處就是,薄熙來與軍區的將領關係密切。此番稱謂變動,當是會盡快處理薄熙來的訊號。
德國之聲採訪到的多位觀察人士均認為,中共黨報和軍報對於"軍區"和"戰區"的混用,在中國內外都引起一些迷惑恐慌,但並沒有實質性的改變意義。軍隊將領的頻繁表態,也並不代表黨的領袖已經完全控制了武裝力量。這種信息至多不過是虛張聲勢、輿論擾民而已。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軍事觀察人士指出,當戰事陰雲籠罩或備戰級別提高的時候,"軍區"和"戰區"可能會交替使用,但中共軍隊對此並沒有統一的規定;同時,"軍區"是軍隊組織結構稱謂,"戰區"更多用來指稱軍隊負責的地理區域。在此之前的報導中,《解放軍報》也曾使用"成都戰區",例如今年5月14日報導,"應中國國防部邀請,39個國家的67位駐華武官及夫人今天啟程前往成都,開始對成都戰區的參觀考察活動"。
《全民國防教育網》對"戰區"和"軍區"的解釋分別是:"戰區亦稱戰略區,是為執行作戰任務而劃分的區域和設立的軍隊一級組織。它是依據國家的戰略意圖和軍事、政治、經濟、地理條件以及戰爭發展趨勢而劃分的。""軍區亦稱大軍區,是在本國領土按戰略區域設立的軍隊一級組織,它隸屬於統帥部或國防部。"但是同時指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區具有戰區性質"。
香港《開放》雜誌主編金鐘先生對德國之聲表示,單從這一稱謂的不同,看不出有什麼實質性的改變。他回憶說,自己於八十年代初在雲南服役的時候,正值中越邊境緊張之際,"軍區"也沒有明確改為"戰區"。此次稱謂變動引起的輿論驚詫,反應了人們對於中共窮兵黷武的擔心,以及對目前複雜的政治鬥爭局勢的猜疑。
針對軍隊頻繁表態效忠的問題,金鐘認為,從對谷開來的合肥審判和十八大公布的代表名單看,當政者對軍隊根本就不敢動,對薄熙來也不敢"從重從快"地予以打擊。無論胡錦濤還習近平,他們在軍隊沒有實力,也沒有影響力,只是因為做了黨的領袖才統帥軍隊。現在軍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少壯派成長起來了,傳說其中有些人將在十八大進入軍委。今後軍隊扮演什麼角色,是一個很大的疑問。但是,到今天為止,中共以優渥的待遇還能控制住軍隊。
金鐘錶示,未來軍隊國家化,是跟整個國家政治制度的民主化同步的。只有進行有效的政治體制改革,軍隊國家化才會提上議事日程。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