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軍旗曾是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的博士生,他基於自身在新野縣擔任幹部時的所見所聞,完成了題為《中縣幹部》的博士論文,該論文內容甚至「驚動」了中國共產黨的高層領導。
馮軍旗論文《中縣幹部》引起巨大反響
馮軍旗的研究對象是河南省新野縣,該縣的某位學者表明:「統管黨內人事的組織部在馮軍旗發表論文後,開始對該縣進行調查。」據稱,數十名涉嫌違規任命提拔和受賄的幹部均受到了處分。
馮軍旗的論文《中縣幹部》引起巨大反響說明論文中所闡明的官場現狀並不只存在於新野縣一地。3年前曾任湖北某縣副縣長的男子匿名接受了本報採訪,他向記者透露了縣幹部的選拔體系。
需要選拔新幹部時,首先由縣黨委的人秘密走訪候選幹部的上級領導和同事,詢問該候選人的口碑如何。之後,在黨內進行投票,評價幹部候選人是否勝任。
欲選拔幹部的層級和職務不同,選舉人和投票方式也有所不同,但一般採取不記名投票的方式。但是,僅憑這些並不能確定幹部的最終人選。因為選舉的結果與由組織部之前進行的秘密走訪調查一樣,都需要向由縣委書記、縣長、組織部長、紀委書記所組成的縣常務委員會匯報。這個常務委員會才擁有最終決定人選的權力。之前進行的投票只不過是對候選人的一次「人氣調查」,只要不出現太過「意外」的情況,投票就不會對常務委員會的決議產生影響。原湖北省某縣副縣長透露:「常務委員會看重的是該候選人背後的關係。我還從來沒見過實權幹部子弟落選的情況。」
一位在北京中央黨校研究地方政治、具有豐富地區調研經驗的學者說:「與有權勢的人為敵沒什麼好處。因為不知哪一天自己也可能有求於對方。」即使是無記名形式,投票者也擔心自己所投的反對票鬼使神差地泄露出去。而且大家的普遍心理是,即使自己一個人反對,有後臺的人最終還是會晉升。
一位原外交部某高官的子弟對這一現象的原因解釋道:「在中國,‘關係’是決定優勝劣汰的最大力量。」同時他還強調,這種「關係」才是維護自身地位和財產的「保障」。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