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農民的思維裡,卑微中誕生的東西往往是有強大生命力的,所以給小孩起「狗剩」之類的小名。現在泱泱大觀巨無霸的銀行理財其實一開始也是一個「狗剩」:在不經意中卑微地誕生,但一落地就迅速長大。
銀行理財一開始是作為攬存款的競爭工具出現的。中國銀行業整體雖然有准入的壟斷,但在行業內又有比較充分的競爭。在市場化的環境中,銀行為了在快速擴張和競爭中保證存款的穩定,開始嘗試做一個月以內的短期理財。這些理財產品往往在月底之前的兩天內到期,到期之後,錢放出來轉到存款裡,以滿足月底各項經營指標和存款增長的要求。
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在利率管制下,央行定了存款的利息,高息攬存的手段沒法直接實施。於是就在存款體系旁邊建了個高息攬存的蓄水池,名叫理財。月底前,把這水咣噹噹倒到回存款中。考核完了,在月初再發一個短期理財,存款又咣噹噹倒回蓄水池。有什麼樣的考核和激勵機制就有什麼樣的創新和風險特徵,以月為單位的激勵考核就催生了以月為單位的理財產品的誕生。插一句:為什麼風險管理的專業書裡都沒有提到HR是風險管理的重要部門?看來這個行業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似乎一切都好,王子和公主從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故事該就此結束了。但是一個有生命的東西既然誕生了,存在了,它就會自己頑強地獨立長大。銀行家們很快發現這個馬槽裡誕生的小狗剩竟然是救世主,它的能量可不僅僅是一來一回的倒存款,Hallelujah!銀行主營的存款貸款業務,基本上可以嫁接到理財上,而且花開表外;讓人抓狂的中介業務收入增長指標,通過提取1-2個點的利差計為中間業務收入,就可以在不透支亞健康身體狀況的基礎上完成,簡直是救命的仙草。後來更發現,存款反正是難以維持了,還不如把這東西做大。現在手機銀行、網上銀行這麼發達,存款轉移方便,你不做,別的銀行做,更是要命。所以銀行家們別無選擇,只有加速快跑,才能起碼維持均衡的現狀──星星之火,乘上東風,開始燎原。
這個故事的另一方面是老百姓和他們手裡的存款。記得小時候,買白糖、買自行車、買電視機,都要到百貨公司去弄個批條,否則有價無貨,買不到指定價格的東西。但黑市是普遍存在的,黑市的東西不要批條,但價格往往要高出百貨公司的價格一大截。能搞到貨在黑市裡賣的,往往有點關係。制度經濟學中說的,有管制價格的地方,就有黑市,這對中國老百姓的經歷來說簡直就是只要看不需要想的自明真理。
在存款理財的市場裡,老百姓一直是賣家,拿著省吃儉用節儉下的幾個錢想賣個好價。但是對不起,只有一個市場,並只有一個管制的價格,而且這個價格常常低於CPI。亂集資是要殺頭的,放高利貸面臨老闆跑路的風險──只有默默地放到存款裡──這就是黑市天然的溫床。現在,銀行自己做黃牛,辦起了理財,價格高於存款和CPI,老百姓趨之若鶩。所以,銀行理財的出現,就是在資金的管制價格和管制市場旁邊,又建立了個資金的黑市。黑市其實不黑,黑市中的價格是市場均衡的結果,是利率市場化的前兆。
就像上世紀80年代商品流通環節中黑市的氾濫預兆了經濟改革的勢不可擋和後來中國製造業的崛起,銀行理財這個資金黑市的出現也徵兆著金融業難以遏制的內生變革的動力。西方的銀行家往往不加思索地從風險收益的關係來解釋理財收益高於存款──當然可以從風險溢價的角度看問題,但這不是主要矛盾。
這裡真實的邏輯鏈條是:中國銀行的改革和市場化,導致銀行間的業務競爭和資金成本的增加,進而高息攬存的客觀需求和利率管制衝突的現狀,促成了理財產品的出現──利率市場化是銀行業市場化的邏輯必然。所以對理財產品的評價停留在道德和形式邏輯上是不夠的,它雖然誕生在馬槽中,但卻擁有強大的背景和生命力,連接著中國金融現實的地氣。雖然在演進中可能發生種種問題,但它的存在和發展後面有真實不妄的合理性。在這種合理性在時間中耗盡之前,會不斷推動理財更快地發展。這是孫中山所說的,「時代潮流,浩浩蕩蕩,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對其他金融機構來說,順應這個潮流,天高地闊;搭不上這車,等到花兒都謝了,會被人打得滿地找牙。
西方金融業的故事對我們有很強的借鑒:這次金融危機中,西方投行業以身證法,我們總該從別人的經驗中學點什麼東西。現在我們也不知不覺到了同一個戰場,但可能對這個戰場的特點還沒有意識。從風險管理的角度,充滿驚濤駭浪。一方面是經營的風險,能不能擠上這趟時代列車;另一方面是資金的流動性風險,主要是金融系統資金來源的穩定性大大降低,短期資金的流動性活躍了,短期利率變化快了。在這個全新的戰場中,不管好流動性,往往會很冤地死在離終點的咫尺之遙。
龐氏騙局與投資的流動性
有資深銀行家炮轟銀行理財的借新還舊是龐氏騙局。資深專家的評論自有他的原因,看到了我們所不瞭解的事。但晚輩後學從旁邊揣測,這樣的批評從打擊面看,還是狠了一些。判斷一個投資是否是龐氏騙局有三條標準:是否有優質的資產,資產是否能產生高於預期收益的現金收益,資產價格是否足以償付投資的本金。如果這三條滿足,那就是資產負債的管理,或者流動性的管理,並非「騙局」。
其實從銀行的角度,把理財做成龐氏騙局是不利的策略選擇,哪怕有壞資產,寧可讓它呆在表內。龐氏騙局如果非搭不可,搭在表內也比搭在表外好管理,騰挪餘地大。這道理其實很直觀,不用多講。姑且妄加推測,起碼在現階段,銀行還不敢讓自己的資金池理財產品爆掉。當然,如果個別產品的投資標的資產已經出問題,銀行可能在寄希望不斷借新還舊中資產能夠活過來,那麼它確實是龐氏騙局。但一旦水落石出,銀行會接最後一棒:不接的代價太大,那完全是最後一搏的勝負手----想想貝爾斯登對沖基金破產的結果。
但事情的演進往往會使開始的邏輯過時,蝴蝶是毛毛蟲變來的,但對毛毛蟲的推理用到蝴蝶身上就不大對。銀行理財現在是中國金融創新的重要據點,產品內容分化也比較大:一大類是傳統的高息攬存,這一類是比較保守的,銀行有保底的動力; 另一類其實已經不能以理財之名概括了,結構比較複雜,而且往往銀行理財是其它更複雜結構的投資產品的一個部分,為別的產品提供較低成本的融資----這一類理財雖然目前看風險不是特別高,但已經遠遠超出存款概念的安全邊界,是一種投資產品了。
現在的銀行理財的名稱之下包括了不同種類的產品,尤其是資金池運作方式,把存款類的客戶和投資/投機類的客戶的資產放到一起,雖然在池內產品和資產有一定的勾連,但這種混淆的後果可能會是嚴重的。這也許是引發資深銀行家擔憂的原因吧。
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難道理財才兩三年的工夫就發展到能容忍投資者虧損的程度了?這完全是高一年級的遊戲,起碼也應該換個名稱吧。回顧西方當年利率管制時代尿炕的小狗剩們,現在都成明星了,完全是手把紅旗旗不濕的弄潮兒了,名片上的頭銜不叫理財,叫對沖基金。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