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年前的今天,緬甸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獨立。但獨立後迎來的並非是自由和繁榮,而是延續至今的內戰。伴隨著近期的政治變革,人們期待著一個新的開始。
1948年1月4日,大英帝國的米字旗在仰光政府大樓前徐徐落下,隨後以紅藍為背景的六星旗升起。這標誌著緬甸殖民時代的結束,從此「緬甸聯邦共和國」作為一個主權國家登上世界舞臺。
雖然建立了新政權,但這個多民族國家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政治暴動和種族騷亂令該國陷入無休止的流血衝突中。沒有一屆緬甸政府能夠做到結束內亂,形成統一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識。緬甸問題的獨立研究學者左納(Hans-Bernd Zöllner)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這個國家自1948年獨立至今,一直處於內戰中」。
出乎意料的改變
儘管如此,很多觀察家認為,2010年緬甸政局出現出乎意料的改變。「緬甸運動」組織的成員法曼納(Mark Farmaner)表示支持改革,但也警告避免衝突升級。「緬甸的局勢複雜。一方面改革在大張旗鼓地進行,另一方面種族衝突也在增加。一部分地區的局勢在好轉,另一些地區反而惡化了。」就在本週三(2012年1月2日)在緬甸東北部,緬甸政府軍和克欽邦反叛武裝還進行了激烈交火,政府軍甚至出動了空軍。
法曼納認為衝突升級的原因是緬甸政府缺乏對話的誠意。他對德國之聲說:「在沒有任何協商和對話的情況下,總統單方面宣布了所有的變動。」
左納在這個問題上也持同樣的觀點,「變動是軍方精心策劃的」。但他對軍方的評價並不像法曼納一樣完全是負面的。他表示緬甸軍政府自1988年宣布民主後,一直沒有背離這條道路並貫徹了某些改革措施。而政府軍的首要任務始終是維護國土統一。
「第三種獨立力量」
緬甸今天面臨的真正挑戰是在保證民主化進程的同時,維護國家統一。主要問題在於,「緬甸是一個國家,但並非一個民族,缺乏統一的民族認同。現在是在第三次為爭取民族獨立而鬥爭」,左納在採訪中說。
緬甸反對派政黨領袖昂山素姬
「第三次獨立」的說法起源於昂山素姬的一次著名演講。1988年,當時的首都仰光發生大規模抗議活動。昂山素姬——這位後來的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號召約50萬人進行立足於新政、新社會的「第二次獨立」。那次抗議活動後來被鎮壓,昂山素姬被軟禁。
在2012年,法曼納曾八次來到緬甸。他也認為現在的緬甸社會有革新的機會,但前提是政府必須保證改革的持續性。「最初人們只是對改變感到興奮,但現在他們開始提問題,他們期待更多根本性的改革。」法曼納表示,當前最關鍵的是結束衝突,釋放政治犯,將對自由的保障寫入法律,增加國家財政預算的透明度,以及人民生活條件的改善。
更多關注機構而非個人
左納在談到改革進程時表示,西方以及緬甸人民對於昂山素姬和總統吳登盛(Thein Sein)的關注包含了很大的風險。「雙方都有良好的意願,但他們並不是進程的唯一主導。只關注個人而忽視作為民主國家行政基礎的機構,是非常危險的做法。」左納表示,應該重新創建所有的國家機構,因為現行機構除了軍隊外,幾乎沒有一個可以正常運轉。
總統吳登盛在他上臺以來的第一次新年講話中,呼籲相互的信任和耐心:「政府和人民都必須認識到,在人民需求和政府能力之間存在著差距。」
要實現長期性的變革,昂山素姬所領導的反對派全國民主聯盟黨(NLD)以及其他反對派政黨需要得到西方的繼續支持。在這個問題上,人權活動家法曼納有些擔憂:「之前支持全國民主聯盟黨和緬甸國家民主化進程的國際社會改變了它的議程,現在中國、朝鮮和經濟利益才是它關注的焦點。人權問題被後置了。」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