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旅遊,除了盡覽風土人情,遍嘗琳琅小吃之外,置身當地語言環境中,感受異國的聲音也是一大樂趣。日語吐字發音優美輕盈,時而清脆,時而厚重,時而連貫,時而跳脫,就算不明其意,僅是聽一聽也是種享受。
如今,到日本旅行的自由行遊客,很多人都會一些日語。走進日本的景點、商場、飲食店等地方時,總會通過對方的語言接受到一些信息。主要注意的是,與中文的表意抒情相近,日語裡也多用隱晦、含蓄的表達方法。當對方有事不明著說的時候,能只能自己去意會了。
在日語表達裡,流行使用各種各樣的隱語,只不過這些詞句不是為了含蓄地表達或描寫,而是某個擁有相同意識的群體的「內部語言」。它不同於暗號,沒有很高的「記號特徵」;它又不同於術語,最多算是群體內部限定的「語言遊戲」。比如一個男人被朋友稱作「怪獸獵人」,可千萬不要沾沾自喜,以為自己有多威風。這絕對是因為昨晚聚會酒足飯飽後,他帶了最像怪獸的女孩兒回家的緣故。
除了這種開人玩笑的話語之外,還有很多隱語是被日本商家專門造出來用來守密的。這裡面就分兩種情況了,一種是為了客人著想,編製善意的謊言;另一種就純粹是用來遮羞了。比如日本很多飲食店都是開放廚房,在客人的眼前做料理。廚師如果要上廁所,要知會其他人卻又不方便當著客人的面說時,他們就會使用隱語:「我去打個電話」。
遊客走進日本的景點、商店、飲食店等地方時,可千萬不要上這些隱語的「噹」,反而可以理解為員工的對話和店內的廣播,十有八九都是隱語,不能聽信。不過,如果能聽出這些隱語代表的意思,也是很有樂趣的。下面就來介紹幾種外國遊客接觸最多的隱語。
外國遊客們下了飛機,基本上第一個目的地就是酒店,好放下沈重的行李輕鬆出遊。可如果飛機晚點,無法在約定時間到達酒店,也無法電話聯繫時,酒店習慣叫你「No show」(有預約但沒到場)。等你匆匆趕來時,你的稱呼就變成了「Late show」(遲到)相反如果你不約自來,會被酒店稱為「幽靈」。很冤枉吧,只是沒有預約就要被叫幽靈。
再來說說商場,進入日本的商場會聽到很多不同的音樂和廣播。其實每一首歌或每一句話都代表著另一個意思。比如下雨時,商場裡會播放《Rhythm Of The Rain》(雨中的旋律),告訴那些在地下一層生鮮食品賣場的員工們「趕緊打折把貨都賣出去」。再比如聽到廣播裡說:「請從東京二番町來的伊籐先生到三樓服裝賣場來,有要事相告」,真正的意思是「三樓服裝賣場有人偷東西,呼叫保安員」的隱語。不知道有沒有歪打正著過,叫去真正的伊籐先生。
最後來說說東京迪士尼樂園吧。這個樂園裡的所有事情都是日本人關心的話題。據一位主婦講,有一次她帶著一對2歲的孩子去排隊,結果工作人員好心,帶著她們從貴賓通道進去。到檢票口時說了句「是GOC」,就沒有人攔了。後來網民展開了熱議,說這也許就是迪士尼樂園員工的通行暗語。
這些暗語不僅每天被從業者掛在嘴邊,還是日本網民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不少人甚至分門別類,做出警察、自衛隊等敏感機關的暗語集,在網上以此互相交流,過一把當兵的癮。
其實,不僅是直接與顧客接觸的行業和公司,日本的各行各業都存在著諸如此類的隱語。而且還有可能精確到部門不同,使用的隱語也不同。所以當員工入社時,隱語教育也是初期教育的重要一環。看來,要是到了銀行或證券公司這樣的地方去工作,那就要養成張嘴不說實話的「好習慣」了。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