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的高工資和「隱形福利」誰來管?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律師朱列玉前日質疑政府對央企「有些偏心」。朱列玉還對央企、尤其是壟斷企業過高的收入也有不滿。他認為,目前壟斷企業的收入普遍高於社會平均水平。「有的企業給剛畢業的大學生就能開出一年二三十萬的價碼,中層幹部一年收入六七十萬都不是問題,至於高管,就更高了。」不過此觀點卻遭到全國人大代表、中石化茂名石油化工公司總經理余夕志的否認。余夕志反問道:「我們是中國第一大、世界第五大,但是老闆的工資只80多萬元。嚇到了吧?」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讓人們不僅產生了疑問,央企的工資到底高不高?
央企的高工次和「隱形福利」
早在2011年,網易財經就對117家央企及其上市子公司共261家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進行整理,發現2011年央企及其上市子公司在職員工平均工資為102965元,是去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在職員工年平均工資的2.4倍,是城鎮私營單位在職員工年平均工資的4.2倍。而至於央企高管個人薪酬排行方面,中海油董事長傅成玉2008年拿1200萬年薪曾引起廣泛爭議,去年中國銀行的詹偉堅以1101萬的年薪奪得冠軍,中國平安的張子鑫以1067萬緊隨其後,排名第十的建設銀行投資理財總監毛裕民收入也有476萬。
更令人憂慮的是央企的「隱性福利」。前兩年被廣為關注的「月餅稅」,據說,就源於某單位中秋節給高管發了2000元的購物券,導致一場關於發月餅是否該繳稅的爭論。近年來,iPhone、iPad這些流行的電子產品也成了一些單位的隱性福利。在2012年的一些央企年會上,獎品是價值近5000元的iPhone4S和價值3000多元的iPad2,而且中獎率100%。其餘如購物卡等更是司空見慣。更大的手筆是福利房:如在北京鬧市區,曾爆出僅為市場價1/8的央企福利房的新聞。
另外,央企高管的薪酬並不包括一般百姓享受不到的福利。外國企業高管都是用自己買的車、住自己買的房子,在中國,這一切一般都有公家負擔,公家配車、配司機、提供住房,這些福利加進去,那更是一筆數目不小的收入。連央企職員都向媒體慨嘆:「單位不是沒錢發,而是愁找不到名目。」這些官員企業家既享受著比官員更優渥的福利待遇,又享受著審批經濟、壟斷經營帶來的市場豐厚回報,掙錢還不用像官員尋租那樣擔驚受怕,天底下還有比這好的美差嗎?簡直是東方不敗。
為何老百姓關心央企的工資?
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民營企業請一個CEO動輒幾百萬年薪也沒見輿論嘩然——打工皇帝唐駿跳槽到新華都據說收入過億,獨獨央企老總收入如此牽動大家神經?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那就是所有央企都有行政壟斷的特性,這些央企壟斷行業,賺的錢不是「血汗錢」,比拚的不是人才、管理和技術,而是「大熊貓」式的政策庇護。他們頂著「共和國長子」的光環,就可以以極低的價格甚至免費獲取市場資源,比如土地、貸款,換句話說,它們先天就具備了不對稱的競爭優勢,躺著就能掙到錢,根本不需要央企高管付出多大的努力,這跟國外公司的高管是完全不一樣的情況,所以央企高管不配拿高薪。
何況央企高管拿不拿高薪問題並不大,因為央企高管完全可以通過其他渠道獲取黑色和灰色收入,這裡面有很多操作手法,比較常見的是將個人開支單位化,或者通過關聯交易套取國有資產,而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擠破腦袋都想當央企高管的原因。中國高薪行業都屬於央企,這和國際慣例恰恰相反。資本主義國家的高薪均在私營企業:私立學校工資高,私立醫院工資高,私立科研所工資高。國外公務員和政府注資企業職工工資都明顯低於私企。難怪乎,betway体育手机网
一期「中國大學生最佳僱主調查」結果顯示,中資企業逐漸取代外企,壟斷企業,以福利高、穩定成為大學生就業的新寵。
央企的高工資和「隱形福利」誰來管?
一個企業之所以稱之為央企,不單單因為它掛著國有的牌子,它更要做到財產運行情況讓大家都知道,做到重大決策由參與者決定,做到取得的利潤應當全民共享,因為央企屬全民所有。但放眼我們的央企,幾乎沒有一家是這樣。它們行的是央企之名,做的卻是將本應由全體國民共享的紅利收入了自己的腰包。而面對公眾的指責,他們卻做出一副無辜、委屈狀,或避重就輕,或顧左右而言他,或偷換概念,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維護現有利益不動搖。
於是就形成了一個怪圈——該承擔社會責任的時候,他們紛紛強調中國國情,擺困難,講條件;到收入分配的時候,則立即想起了美利堅合眾國,要求與國際接軌。如今兩會談改入分配改革,走了一圈才發現,壟斷話語之下,許多疑問不僅無解,甚至還原地踏步。特別是有些最基本的問題甚至竟都還在爭議中,比如連「誰是監管者」這樣基本的問題,都還處於一片混沌之中。如今民意早已過河,有關部門還在摸石頭,紙面的改革何時落地現實,恐怕將會是所有問題的最大疑問。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