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律师朱列玉前日质疑政府对央企“有些偏心”。朱列玉还对央企、尤其是垄断企业过高的收入也有不满。他认为,目前垄断企业的收入普遍高于社会平均水平。“有的企业给刚毕业的大学生就能开出一年二三十万的价码,中层干部一年收入六七十万都不是问题,至于高管,就更高了。”不过此观点却遭到全国人大代表、中石化茂名石油化工公司总经理余夕志的否认。余夕志反问道:“我们是中国第一大、世界第五大,但是老板的工资只80多万元。吓到了吧?”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让人们不仅产生了疑问,央企的工资到底高不高?
央企的高工次和“隐形福利”
早在2011年,网易财经就对117家央企及其上市子公司共261家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进行整理,发现2011年央企及其上市子公司在职员工平均工资为102965元,是去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职员工年平均工资的2.4倍,是城镇私营单位在职员工年平均工资的4.2倍。而至于央企高管个人薪酬排行方面,中海油董事长傅成玉2008年拿1200万年薪曾引起广泛争议,去年中国银行的詹伟坚以1101万的年薪夺得冠军,中国平安的张子鑫以1067万紧随其后,排名第十的建设银行投资理财总监毛裕民收入也有476万。
更令人忧虑的是央企的“隐性福利”。前两年被广为关注的“月饼税”,据说,就源于某单位中秋节给高管发了2000元的购物券,导致一场关于发月饼是否该缴税的争论。近年来,iPhone、iPad这些流行的电子产品也成了一些单位的隐性福利。在2012年的一些央企年会上,奖品是价值近5000元的iPhone4S和价值3000多元的iPad2,而且中奖率100%。其余如购物卡等更是司空见惯。更大的手笔是福利房:如在北京闹市区,曾爆出仅为市场价1/8的央企福利房的新闻。
另外,央企高管的薪酬并不包括一般百姓享受不到的福利。外国企业高管都是用自己买的车、住自己买的房子,在中国,这一切一般都有公家负担,公家配车、配司机、提供住房,这些福利加进去,那更是一笔数目不小的收入。连央企职员都向媒体慨叹:“单位不是没钱发,而是愁找不到名目。”这些官员企业家既享受着比官员更优渥的福利待遇,又享受着审批经济、垄断经营带来的市场丰厚回报,挣钱还不用像官员寻租那样担惊受怕,天底下还有比这好的美差吗?简直是东方不败。
为何老百姓关心央企的工资?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民营企业请一个CEO动辄几百万年薪也没见舆论哗然——打工皇帝唐骏跳槽到新华都据说收入过亿,独独央企老总收入如此牵动大家神经?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那就是所有央企都有行政垄断的特性,这些央企垄断行业,赚的钱不是“血汗钱”,比拼的不是人才、管理和技术,而是“大熊猫”式的政策庇护。他们顶着“共和国长子”的光环,就可以以极低的价格甚至免费获取市场资源,比如土地、贷款,换句话说,它们先天就具备了不对称的竞争优势,躺着就能挣到钱,根本不需要央企高管付出多大的努力,这跟国外公司的高管是完全不一样的情况,所以央企高管不配拿高薪。
何况央企高管拿不拿高薪问题并不大,因为央企高管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取黑色和灰色收入,这里面有很多操作手法,比较常见的是将个人开支单位化,或者通过关联交易套取国有资产,而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挤破脑袋都想当央企高管的原因。中国高薪行业都属于央企,这和国际惯例恰恰相反。资本主义国家的高薪均在私营企业:私立学校工资高,私立医院工资高,私立科研所工资高。国外公务员和政府注资企业职工工资都明显低于私企。难怪乎,betway体育手机网
一期“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结果显示,中资企业逐渐取代外企,垄断企业,以福利高、稳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新宠。
央企的高工资和“隐形福利”谁来管?
一个企业之所以称之为央企,不单单因为它挂着国有的牌子,它更要做到财产运行情况让大家都知道,做到重大决策由参与者决定,做到取得的利润应当全民共享,因为央企属全民所有。但放眼我们的央企,几乎没有一家是这样。它们行的是央企之名,做的却是将本应由全体国民共享的红利收入了自己的腰包。而面对公众的指责,他们却做出一副无辜、委屈状,或避重就轻,或顾左右而言他,或偷换概念,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维护现有利益不动摇。
于是就形成了一个怪圈——该承担社会责任的时候,他们纷纷强调中国国情,摆困难,讲条件;到收入分配的时候,则立即想起了美利坚合众国,要求与国际接轨。如今两会谈改入分配改革,走了一圈才发现,垄断话语之下,许多疑问不仅无解,甚至还原地踏步。特别是有些最基本的问题甚至竟都还在争议中,比如连“谁是监管者”这样基本的问题,都还处于一片混沌之中。如今民意早已过河,有关部门还在摸石头,纸面的改革何时落地现实,恐怕将会是所有问题的最大疑问。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