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銀行擠兌說明資本管制可加劇恐慌
阿根廷2001年12月凍結銀行存款,結果引發民眾的強烈不滿,迫使當時的總統及其繼任者在一個月內相繼辭職。
塞普勒斯各家銀行週四在關閉近兩週後重新開業。為了限制恐慌性提款,該國實施了資本管制措施,成為歐元區首例。
根據阿根廷等國的先例,有些金融市場人士先前可能以為會出現儲戶爭相提款的情景。這種景象可能令西班牙和義大利等其他歐元區國家的存款人感到恐慌。
但在塞普勒斯各家銀行重新開門的首日並沒有擠兌跡象,數十人井然有序地排著隊,並沒有達到數以百計的程度。
銀行「擠兌」不僅可能讓總統下臺,還可能衝擊銀行和金融體系。而且,一旦出現擠兌潮就勢不可擋。
電視上的排隊畫面,銀行關閉或陷入困境的謠言,都可能成為民眾及企業急於提取存款的導火索。
由於塞普勒斯採取了資本管制,因此銀行重新開門後與平常情況大不一樣。官員們表示管制是臨時性的,但過去阿根廷、冰島及其它地方的經驗表明這並不現實。
「對付款和資本實行各種限制的做法是一大錯誤,很可能令銀行儲戶更加擔心它們無法拿回自己的錢,」布魯塞爾經濟智庫Bruegel的研究員Zsolt Darvas表示。
「一解除管制,民眾和企業就會提走所有存款。」
塞普勒斯外長Ioannis Kasoulides表示,預期會在一個月左右之後取消資本管制。
國際金融協會(IIF)首席經濟學家薩特爾(Philip Suttle)則沒有那麼樂觀。「管制可能持續數年,而非幾個月,」他說。
長期資本管控?
為了應對銀行業及經濟危機,冰島在2008年實施資本管制。這一政策一直持續到了今天。
12年前,當阿根廷面臨全面系統性危機時,儲戶紛紛提款。事發第二天就已有超過20億美元現金被取出,佔存款總額的近3%。再過一天後,阿根廷將存款凍結90天,其資本管制行為持續了一年。
「資本管制讓初期的取款速度減慢,但並沒有減少最終的規模。」Darvas表示,並稱這種現象表明管制手段會延長危機的持續時間,並推遲資本管控正常化的時間。
阿根廷當時未能與IMF達成救助協議,使得該國的恐慌情緒加重。
相比之下,塞普勒斯在敲定100億歐元(130億美元)的國際救援協議時,關閉了銀行。
塞國是歐元區第一個強制銀行儲戶承擔損失的國家,但卻防止了該國走向破產和脫離歐元區,後兩種情況料將不可避免地造成銀行擠兌。
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去年承諾將盡一切努力拯救歐元。他的言論也有助於恢復市場信心。不過批評人士稱,塞普勒斯的協議再度讓疲弱銀行與疲弱政府掛鉤,有可能會讓儲戶感到恐慌。
避免擠兌問題不易
學者們表示,沒有避免擠兌的便捷方法。
凍結存款一直是常見的應對政策,但僅會起到「止血」作用。只針對塞普勒斯兩大銀行--塞普勒斯銀行BOC.CY和塞普勒斯大眾銀行CPBC.CY採取存款凍結措施,原本可能成為一個選項。
第二種常用政策是推遲支付日期,這樣一來儲戶必須等待更長時間才能取現,或者要為提前取款而支付罰金。
2007年9月,成百上千的英國人在銀行機構前排起長龍,希望從抵押貸款商Northern Rock取款,英國政界人士承認他們的反應遲滯,未能及時安撫儲戶,導致擠兌延續了四日。
瞭解當時情況的消息人士表示,這造成衝擊。一旦人們開始擔心銀行的體質,這也是合乎邏輯的反應,因為銀行客戶不清楚自己如何受到保護,網路平臺癱瘓,媒體鋪天蓋地的報導,而且其他人也陷入了恐慌。
一位行業領袖稱這使得英國看起來像是「香蕉共和國」,直到政府表示保障所有存款後恐慌才宣告結束。那次沒有限制取款,但那是因為該國具有體質健康的大銀行在旁的優勢。
但即便是銀行門口的排隊長龍消失後,Northern Rock的「無聲擠兌」仍在繼續,因為在線和郵政存款賬戶持續取款,而在現代社會中,這種形式的資金撤離可能會造成更大危害,尤其是如果較大的企業客戶失去信心的話。
威脅
另一個威脅就是,若經濟活動更多地轉向以現金支付,那麼僱員薪酬支票等業務帶來的資金流入就會陷入停頓。
塞普勒斯已經將每日提取現金額度限制在300歐元,禁止支票兌現,並稱央行將審核5,000歐元以上的商業交易,且對20萬歐元以上的交易逐個嚴加審查。另外,從塞普勒斯出境時每人只能攜帶1,000歐元。
塞普勒斯2月末存款規模為464億歐元,較2011年初減少了6%。
betway体育手机网 數據顯示,塞普勒斯銀行和塞普勒斯大眾銀行(Laiki)9月末存款規模分別為279億歐元(357億美元)和179億歐元(229億美元)。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塞普勒斯銀行存款下降了15%,塞普勒斯大眾銀行的存款規模則銳減30%。
資本管控給塞普勒斯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尤其是限制企業交易恐將嚴重損害貿易,相關法律糾紛風險以及維持管控的成本問題。
作為歐元區成員國,塞普勒斯缺乏冰島、英國、馬來西亞或美國在遇到類似問題時所具有的靈活性。國際金融協會的薩特爾稱,「這使塞普勒斯的情況如此脆弱和艱難。」(完)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