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接地氣,旅遊就得逛逛當地最有特色的自由市場,那裡才有正宗的風土民情,跟著這對漂亮的小情侶一起走著吧,一起逛著。
Carmel卡梅爾市場,特拉維夫最大的菜市場,以色列的農業尤其發達,無土栽培技術在世界領先,被譽為歐洲的後花園,這裡的瓜果蔬菜無添加劑、無防腐劑、無催化劑奶製品、麵包、花草品種多,關鍵是乾淨,整潔。
以色列一半的地方處於乾旱或半乾旱狀態,僅有20%的土地可以耕種,其中一半必須灌溉。就是在這樣惡劣的自然條件下,以色列農業不僅可以滿足國民需要,還大量出口到歐美,難怪以色列農業被世界人們稱為神話。
買大蒜的大哥,手裡舉著自家的大蒜。
最愛大蘋果,這種擺放乾淨的水果總是能引誘起你的食慾。
新鮮蔬菜,以色列人的無土栽培技術已經非常完善了,能在稀薄的空氣中種植水果、蔬菜和室內植物。植物坐在暖房內桌上的一塊泡沫塑料墊上,根部懸垂在墊子下面,可自由擺動,電子控制的噴嘴每隔5-10分鐘向根部噴灑一種霧濛濛的營養豐富的混合劑,讓根來吸收。這種噴霧溶液可以大大節省水和化肥,因為這兩樣東西都可以通過封閉系統,再循環使用。用這種新方法種植的植物,比一般植物生長起來,要快2-10倍。關鍵是不用化肥,植物也沒有蟲子。
以色列是留著奶和蜜的國家,這裡的奶製品是超級豐富,各種乳酪。
每次看到這種乳酪都有種飢餓的感覺,我對奶製品沒有抵抗力,這裡有800多個品種的乳酪,要是不著急,真想坐下來慢慢一個個嘗遍。
開吃,Gil一邊錄像,一邊大吃,幸福感十足。
老闆看見這麼老些的人圍著他的乳酪又吃又問的,一臉的自豪感。
個頭超大的石榴,各個飽滿,石榴籽小而軟,在以色列可以嘗到鮮榨的石榴橙汁,味道超好,在耶路撒冷街頭隨處可見現榨果汁的小推車,可以輕而易舉的解解饞。
各種橄欖,以色列的橄欖也很出名,包括他們的橄欖油。
以色列的橄欖有綠的、黑的,在以色列人的餐桌上,橄欖油是不可缺少的調味品。沙拉里要放橄欖油,HUMUS醬裡也要放。以色列欖油的歷史,同猶太民族的歷史一樣久遠。在以色列的許多歷史遺蹟,都還能看到當年榨取橄欖油的器具,記錄著當時人們的勞動和生活。
看著眼熟吧,像咱們的蒸餃吧,關鍵是包的還相當不錯呢,看來飲食文化也是互相影響的。
法拉費(Falafel)原料是胡姆斯,是一個個小丸子的形狀,金燦燦的,可愛的誘人,稍帶一些辣味。關於法拉費的起源,有人說它是由埃及人創作的,阿拉伯人把它帶入以色列國土;也有人說它是純粹的以色列食品,兩者的差別在於:埃及人選用的是一種扁扁的白豆,而以色列人所選用的是鷹嘴豆,但不管選擇什麼材料,要想使法拉費鬆脆,麵粉和胡姆斯的比例至關重要。品嚐法拉費的方法,可以是把它們塞入披塔,蘸著酸奶汁,或是當地特別的一種芝麻醬一起吃,也有人把它單獨作為食品,炸出來後直接品嚐,十分的鬆脆,相當美味。
披塔(Pita)是當地最受歡迎的主食,大多為圓形麵餅,外形有點像麵包,中間是空心的,像個口袋,所以也有地方把它叫做口袋麵包或者口袋餅。在以色列的麵包店,食品店或是超市裡都能找到這種保存方便簡單的主食。披塔的製作過程並不是十分的複雜,當地人在家裡也能烘製,但前提是必須事先將爐子加溫到一個很高的溫度(據說最起碼要在220度),先前的加熱工作很重要,否則經過發酵的麵粉很難蓬鬆,也很難形成口袋的形狀。
裡面有我最喜歡的洋薊啊!真想帶回來點。
成螺的大麵包,這種粗粗拉拉的麵包口感其實超好,糧食的味道。
有一鍋出爐了,聞著真香。
以色列的釀酒歷史可追溯到聖經時代,當時,人們利用當地豐富的葡萄資源和上述略顯簡陋的工具釀造葡萄酒。現在以色列的紅酒是越發享譽世界了。
猶太潔食烤茄子配中東芝麻醬,芝麻糊醬是中東很多傳統醬汁中至關重要的調味料,芝麻糊醬是從芝麻籽中提取出來的,工序複雜,擠壓,碾磨,兩次浸泡,中東芝麻醬的寫法是tahini。中東芝麻醬在以色列一般都要先加水稀釋,然後撒在剛剛煎好的沙拉三明治或者熱氣騰騰的食物上超級香。
超級爽口的生菜,澆上一點油醋汁就已經很過癮了。
蛋黃水果布丁,愛吃這裡的奶製品啊!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